Friday, February 26, 2021

職場反向思考

 


《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這是myBook1月贈送的電子書,通常免費的就不會珍惜,確實是如此,當時翻看一部分就打入冷宮。如果不是今早有一鼓作氣的神力,可能永遠看不完。

為什麼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什麼才是正經的工作?勇敢去做你喜愛的事?……這是很多人的職場命題,但對我這種感覺派又固執派的人,對於工作職業挑選全是自己的選擇,沒這方面困擾。

想當年,從父親身上借鑒,不想過著趕賬目沒日沒夜生活,棄商選理,尋找真理比忙著賺錢有趣多吧!後來,在實驗室看不到粒子也看不見未來,不如去電腦廠上班,也許跟著科技會看到希望。結果,發現廠內工作的人像部機器沒有靈魂,趕緊逃進陌生的新聞圈避世,想在文字裡找到救贖。雖然不是想像中的美好,至少比起其他上班族有趣,而且能繼續與文字為伍,甘之如飴。

作者用旅行團形容傳統職業,要升遷必須根據固定路線,最終仍需根着團規走,因此鼓勵青年可以像自助旅行,創造自己的工作,設法從失敗中生存下來,因為未來60%的工作還未出現。我完全認同這觀點,我這批舊時代教育產物,就像被細鏈鎖著的小象,長大後已經失去掙脫的能力,頂多選擇自己稍微喜歡的旅行團,而無法灑脫的自助旅行。

書提到,社會敬佩那些放棄百萬高薪追求夢想跑去種田的人,卻不會羨慕那些原本就直接種田的人!真是一針見血,我們對這種反轉故事特別動容,好像證明自己主流價值後才能做熱愛的事,為何不就是一開始就做自己喜愛的事。

作者是誤打誤撞當編輯,後來身體無法負荷辭職,在修養期間純粹好玩,在部落格撰寫系列女高中制服迷人文章,因此被出版社相中出書,後來獲得寫專欄機會,最終結集成這本書。在他眼裡,追求人生勝利組就會變成無聊的大人,反而當個理性的漫遊者,憑著模糊概念走自己的路,最終走到美麗的地方就知道過去的每一步意義在哪裡。

我的經歷和作者差不多,在職場中漫遊到後來定格了。從來沒想過學校作文超爛的自己如今每天都在寫作文,如果還有下份工作,也許要更走調才能吸引我,因為“性格造就命運”。

工作那麼多年,我覺得最難拿捏的是工作與生活平衡,沒想到作者認為,應該把工作分為4份,賺錢的工作、家庭工作、奉獻型工作和終身學習工作(興趣),這樣就會一視同仁,不會忽略任何一項。換這新視角詮釋工作,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一切都平衡了。

喜歡書的結尾:做那些只有你有辦法完成的事,除了你沒有人會做的事,並設法生存下來,這就是理想的工作樣貌。當你做這件事時,感覺閃閃發亮,那就對了,這種事情騙不了人,也騙不了自己。

想想自己目前的工作形態,年頭就開始清假期,過著四天捕魚三天曬網的日子,非上班時間則做著會忘了時間流逝的閒雜事。暫時沉溺在這樣的漫遊狀態,雖然沒戴鑽石表,依然感覺閃閃發亮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懶人,積極者勿模仿。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