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30, 2020

限制令的生活


今天3月30日,原定的第一阶段行动限制令在今天届满。难得见证这场数百年首见的全球大传染病,也该记录一下这14天的生活。

我想最大的差别是平时下班前思考要吃什么晚餐,这两周起身后就开始思考午餐要自煮、外卖或出外打包。

对于出外运动,早在去年年底忙完一堆的活动,生活节奏被打乱后,已经没有每天早上到公园报到,而是留在家里做点简单的腹部运动。

目前回公司上班的天数减少到1天,在家办公时间变长了,也没不习惯,毕竟之前星期天都在家上班,感觉一切都是预习,就为了这一刻。当然在家办公的坏处就是走动变少,空间有限,就算频密上厕所也就那几步路,只能饭后强迫自己要像鱼一样,在客厅走七秒转头再走七秒,来回走几百步。

这段期间,感谢自己做了很对的决定,在去年底狠下心换了一台新手提电脑,不用再被经常卡机及电池不耐的旧电脑折腾。新电脑的电池可以耐2、3个小时,这正好我可以放在去年年初买了很少机会用到的站桌,对,就是站着用电脑。一天下来,有时坐在书桌前、有时站着、有时靠着沙发做工,感觉比在公司更健康一点,不用屁股粘着公司办公椅。

至于采购食物,限制一家之主外出买菜,别人是男人出门,我这二房东也算是“一家之主”,我选在周四替屋内所有人采购,他们列清单,我负责外出购买。上星期四顺便帮住在不同地区的朋友采购鸡蛋面包必需品,当送货员送到她家。这阵子觉得自己住的地方实在策略,不是华人新村不怕食物被抢光,也不是鸟不生蛋的地方,如果找不到面包鸡蛋,再去另一处找,总会找到。如果屋内没食材,又也不想餐餐昂贵外卖,骑摩托转一圈也有不少选择,昨日就打包肉骨茶,前几天炒饭,上星期打包了披萨……

就这样在工作与居家生活交替中过了14天,这阵子新闻量多,投入工作就忘了时间流逝,也忘了自己原定这周回家乡顺便剪杂乱的头发,头发已经长到可以绑一小撮马尾辫。

今早如常站着用电脑工作,忽然收到一则短信,是屋主传来的。她说未来两个月自动调低屋租,一起度过这疫情难关。哇,好意外也好感动。原本想谢谢她的好意,毕竟屋内所有人都在家办公没失业,但想想这也是她的一番心意,适时也要懂得接受别人的好意。谢谢她后,就马上把这消息告诉其他人,大家都开心好一阵子。

在这段时间,能够收到暖意,也能送上心意,让有情有义的事情继续流转,也是美事一桩。
















Tuesday, March 24, 2020

中毒


脑袋中了毒。

最近手机会收到国家安全理事会发出的短讯,其中一则是澄清ATM坦克车在路上的照片是假的。不少人疑惑这关提款机什么事,其实ATM也是武装部队/军队的简称。

没想到,替别人解惑不到一天自己也中招。屋友说有我的信,好期待谁在烽火三月时寄信给我。信封上印着陌生的公司名字,往下看地址,一看不得了 *** Court ,法庭寄来的!!!

内心剧场激烈上映。做那么多亏心事,哪一宗被起诉?哪张传票逾期没还?忐忑不安地拆开封口,读着读着一阵疑惑,怎么不像法庭传票,倒像证券公司寄来的。

再找回地址看清楚,呼,明明就Bangunan Faber Imperial Court 某某阁大厦,脑袋自动略过前面几个字,只捕抓到Court字眼。这世上最不能相信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脑袋,尤其是系统1。

在脸书历史回顾,十年前写了一段话:“无聊人特地致电,做夜班不要怕鬼,免得写错新闻;我不怕鬼,只怕鬼见了我要逃,因为新闻已经让我变得面目可憎……”

今天想多留一句话,新闻已经让我变得脑袋少根筋。



Sunday, March 22, 2020

Saturday, March 21, 2020

社交距离

忙完工作,翻看图书馆的书,想起借书囤粮到今天只不过一个星期,感觉好像过了一世纪那么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时间距离感落差?曾经看过一本书,我们之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我们现在一天做的事情等于古人一个星期甚至个月做的事情。

没错,这星期经历全所未有的行动限制令(或封城)。从宣布封城,到全城陷入缺粮恐慌,人们对限制令无法适从,股市跌破1200点,国际原油大跌,RON97零售第一次1.74……

在封城的第一天,我还得回公司上班,第一次站在餐厅门口隔着桌子点餐,附近的茶室半开,路上车辆零零散散,感觉像星期日上班的日子。公司也关起大门,凡要进入公司的人,除了测体温,还要确定名字在上班名单中,否则不放行。

在人人待在屋内,自己可以出外上班的体验是很新鲜,一点不会感觉恐慌。

如果问我这14天会有什么不适应吗?除了要自己特别张罗午餐或晚餐,其余的基本上和日常没差别。

平时周假偶尔外出散步或走山,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深入简出,也喜欢和别人保持社交距离,实际的距离和关系上的距离。

不熟悉的朋友会以为我周休会见人,对不起,我可以几个月,除了上班不见任何人。独处的时光是多么珍贵,心情可以很平静不受被打扰呢。

才居家隔离4天,不同群组朋友开始熬不住,有的无法专注在家上班,有的待在家闷透了,看戏看到腻,看电子书看到眼花,完全不懂如何熬过接下来几天。大概剩下热爱烹饪的群组开心讨论及分享每一天的成品。

假设这14天不用工作,留在家里及有食物供应,我完全不会觉得难受。我可以看书听歌,看网课,写作,学新语言,在客厅徘徊当运动,可以沉思,可以寻找灵感……太多东西可以做了。

虽然和大家一样不希望疫情恶化限制令再展延,不过若必须面对,那就好好利用这段冷静期,收获可能比失去更多。老是埋怨老是恐慌,只会让时间白白溜走。行动是被限制了,但怎么用时间你可以掌控。









Thursday, March 19, 2020

蘇菲的世界



“一場疫情下來,社區警衛都成了哲學家。
對進門的人,盤問的都是直擊靈魂深處的哲學問題:
1.你是誰? 2.你從哪裡來? 3.你要到哪裡去?”

在閱讀人社群有讀者用這段开头文介紹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的哲學小說《蘇菲的世界》,好有梗好應景,也勾起前陣子重看這本書的體驗。

哲學,很多人看到這兩個字就打退堂鼓了,深奧沉悶鑽牛角尖。這本書恰好相反,一開始就用一連串怪事引人繼續讀下去。

作者鋪陳故事功力很強,讓兩條不同層次內容的故事主線交纏一起,環環相扣,當你跟隨主角蘇菲和哲學老師試著了解西方思想精髓及哲學史演進,另一邊擔心蘇菲無法掙脫一股神秘力量的擺佈。

故事到中段才恍然,蘇菲和哲學老師只是少校筆下的故事人物,這小說是要送給他的女兒當生日禮物,讓女兒能讀到一本有趣的哲學小說。

蘇菲是少校筆下的人物,少校則是作者筆下的人物,我看著作者撰寫少校寫著蘇菲的故事,而你看著我看著作者撰寫少校寫蘇菲的故事……還有更高層次的人看著這一切,感覺很奇妙。

這本書成功之處,就是讓人放下書後忍不住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事到如今,警察都變成哲學家,我們怎能不變哲學家,趁冷靜期好好回答他們的三道問題。

·我是誰?
我是想變成塵埃卻不知道自己已是塵埃的塵埃。

·我從哪裡來?
我從宇宙大爆炸後銀河系形成,地球有了初始生命,慢慢進化而來,所以我不來自地球。

·我要到哪裡去?
我要到夢裡去,那裡有無限空間、無限時間和無限可能。

晚安。

強迫症發作,蘇菲上身,把哲學老師的哲學課變成圖。

這圖看起來簡單,因為中世紀黑暗時代,沒有什麼大思想,哈哈。

裡面的文字不是要給你看的,不用放大看。

只是這圖相比前面千多年,豐富及複雜多了,這印證時代步伐越來越快,現在一星期做的事,可能是古代人一年做的事。你有的時間更多了,不要浪費。

Saturday, March 14, 2020

囤粮


我也要囤粮了。

昨晚谣传可能封城,朋友问我有没囤粮。我没有囤粮的习惯,加上零烹饪技术,脑里闪过能够囤积的食物大概就是快熟面和饼干。

不过,一想到要把像塑料的快熟面吞进肚子,就兴致缺缺。饼干呢,好干又粘牙齿,吃了还要猛刷牙。平时吃的饭菜,蛋,面包都不能放太久,想想还真没有食物可以囤。

今早又认真想想囤粮这件事,如果封城,附近茶室餐厅超市应该还会营业,外卖服务也会继续,不至于饿死街头。既然不囤食物,我还是得未雨绸缪,囤积封城时需要用到的东西。

中午到图书馆把诗集还了,清空借书配额,然后游走几个区块。抱在怀里的书越捧越重,最后借满六本书。

原来囤粮的感觉是很愉快。




Friday, March 13, 2020

都可以

这段非常时刻,很多好戏上演,真实动人。

在哀鸿片野的股市,大部分人恐慌抛售,对蒸发的钱心痛不已,但也有一群人看到机会贪婪接货,抄底等反弹。另一厢的疫情肆虐日常,人们恐慌囤积日常物品,谢绝见人躲在家里,也有人若无其事如常出外,享受着难得的无人潮时刻。

万物本质是“空性”,选择恐慌,选择贪婪,选择淡定都可以。明年的今天,大概没多少人还维持此刻的情绪,风来了又走了,谁会记住风。

最近看《都可以,就是大觉醒》,书以开悟者对话形式呈现,描绘我们执着的时间、空间甚至生命的真相。人生就像场发梦,梦时很漫长很真实,醒来后(觉醒)这些统统瞬间消失了。

心电感应,就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最佳例子,不用一秒就能收到远处传来的信息。至于生命,有心跳的肉体是短暂且受限制的,无限的生命是在死亡后出现。

当人从五官外望去,总有一个“我”在“看东西”,有你和我之分,而从内看,只有“我”和“没有我”,甚至连自己也不存在,就能跟自然一切融入,这才真正自由。

作者提到,科学家研究宇宙黑洞,觉得它是巨大漩涡吸收周围能量,像装满水的大水槽,底部的小洞形成强而有力的漩涡,好像什么都能吸进去,却没有留意原本存在看似无形的水或能量。

黑洞只是个转换口,它的能量不是最大,最大的是那个“无限”,先有“无限”,才会有黑洞。
“无限”是源头,也是一切“都可以”的地方。

不过,人在肉体死亡回归无限后,通常都会害怕,因为大部分人无法接受无限扩张,他会离开时抓住一个念,然后“念”产生聚焦,结果又投胎了。越害怕什么,就会吸引什么,投胎后的机遇就是他所害怕的相聚,又要做一次功课。

书里有一段关于修行的部分,可能平常人听了更匪夷所思。

修行的定义是“在你的当下,你是可以去放松的”,是都可以的、不在意的。比如有人把你杀了,你也觉得ok,能这样,你比较容易超越生死。在你离开肉体时,你就容易回到那个光中,那个无限的扩张里,在里面什么感受都有,可是在任何感受里面,你是放松的。

喜欢书的结尾,修行就像抛物线,有人在底部龟速前进,有人在扬升部分,高速进步。可是当底部的人也来到扬升阶段,过去的那些缓慢也渐渐不重要了,已经没有先后之分。你会发现,就像眨眼,你也来了,别人也到了。

开悟了就不会有时间感,就像一瞬间对方也到了,就像梦里醒来,梦的时间就统统不算数了。

Wednesday, March 11, 2020

测体温


這星期喜歡上班的感覺。

因為疫情,公司保安人員在升降機前把關,替員工測量體溫。

星期一,體溫正常就放行。昨天,測量體溫後,他們讓我看溫度計的指數,然後再遞一個sticker給我貼在衣服上,證明體溫正常。

昨天蘋果綠貼紙,今天橘紅色,開始期待還有什麼顏色。有種小學生作業滿分得very good蓋章的感覺。

不懂收集完所有顏色貼紙後,可否兌換小禮物?



Monday, March 02, 2020

博弈


朋友硬要和我打赌,若她一个月内无法瘦10公斤,就赞助我一个月伙食,反之则我请她看电影。答应了没几天,她改口说是一个月内瘦5公斤,爆瘦10公斤不可能的。好吧,反正瘦掉的肉不会长在我身上,就继续这场赌局吧。

在还没伤脑筋选看什么电影,我就硬生生被推进偌大电影院,里面播放着精彩绝伦高潮迭起的博弈戏。

第一幕就来个震撼弹,坐在宝座上的男主角忽然呈辞,身边大集团瞬间瓦解。在我还搞不清发生什么事,万人跪着推举主角重回宝座。脑里立刻浮现狼人杀游戏情节,狼人自导自演,自杀骗走女巫解药,再安排其他狼人混入平民之中,分化大家的信任,然后狠狠地干掉女巫猎人,赢得最后胜利。

紧接着第二幕,镜头聚焦在主角/配角/绿叶手中还未掀开的扑克牌,镜头外他们过招好几回,刀光剑影随时刺伤要害。荧幕上,主角淡定地出牌,轮到配角和绿叶打牌,牌一打出就反悔收回,四周传来谩骂声。可惜呀,荧幕没有旁白注解,在观众的世界,言行要一致,不能出尔反尔,但在戏里的世界,每个角色都要斗智要抢戏份,言行举止只是来用迷惑对手的手段,无关道德或个人原则。

别人情绪激动,不影响我继续看戏。一直处于劣势的大配角忽然离开赌桌,决心要用真功夫亲自单挑主角,原本该保护主角的绿叶却和小喽罗们纠缠,还看不出胜负。

大配角难得狠起来,令我猜想故事可能要被逆转了。没想到,主角站起来独自应战,使出2年前用过的迷魂招数,以低姿态接近哀求语气,要所有人停止这场斗争,不要再拖戏浪费观众的时间。

刚好人有三急冲去厕所,回到座位时,场景竟然变成雅典城的广场,就是苏格拉底边散步边思考的地方。广场很热闹,大小配角二度改变立场,此刻高举着主角往圣殿走去,他们心有不甘但表情不敢太显露,看来迷魂招数奏效;另一边则是无包袱的小喽罗们高兴抬着绿叶,超越配角队伍,赶往圣殿。

第三幕,绿叶在小喽罗们拥簇下,加上祭司加持,开心坐上宝座。此时,顾着演好内心戏的大小配角才恍然自己的戏份被抢走了,懊恼不已。他们赶快放下主角,一起商量如何对付绿叶。

当众人恭贺戴着冠冕的绿叶,主角慢条斯理回到广场上,站在人群中细数绿叶的不是,自己才配坐上宝座。他卖力演讲,试图说服群众自己是真命天子,他越讲越兴奋,脸闪现得意笑容,与旁边脸色暗沉无光的配角们形成强烈对比。

镜头慢慢移开,转场回到宝座上,灯就亮了。大部分观众不忿地走出电影院,主角和配角怎么可能败给绿叶,好烂的剧本呀。我继续坐着,等人潮散去。

片尾字幕出来了,导游、编剧、主要演员、音响效果……字体很小,我这大近视的观众,依稀看见同一个名字。揉眼睛想看清楚,字幕已播完。这时飞蚊症的透明浮物又出现了,在我模糊的视线里,宝座后面仿佛还有一张更巨大的透明御座。

音乐停了,电影结束了吗?当然没有,就像《与神同行2》后面埋了2个彩蛋很多人没看到,这部精彩博弈戏埋了更多彩蛋和时间锦囊,给有耐心的观众继续观看。

我没留下,愉快走出电影院,能够观赏本世纪强档片已无遗憾。现在只希望朋友减了4.9公斤,这样她不会赌输而难过,而我不用陪她看其他人拍的假电影。

文快结尾了,也许你还有个疑问,为什么场景会跑到雅典广场。一千年前,苏格拉底曾对他的学生们说过一句话,“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