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寫作革命.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寫作革命. Show all posts

Tuesday, December 26, 2023

团圆

 现实与虚构,有时会分不清楚。


好多年前,曾虚构一个故事,主人翁大病初愈到城内逛街,隐约知道城里有大事,但没追问,开车回家途中有点精神恍惚。隔一周接到法庭传票,控他当天开车失魂撞到从动物园逃出来的熊猫。多年后,就在政坛大变天那清晨,下班很夜很恍惚,结果在回家途中竟然撞死大条发亮的蟒蛇。


还有一年,报馆开辟鬼怪专栏,稿费还不错,同事们都很踊跃投稿。记得选择周休躲在屋里构思诡异情节。在杜撰某个阴森情节时,原本太阳天忽然转暗刮起大风,呼呼作响,屋后还传出怪声。跑去屋后一看,不得了,树叶、塑料袋、纸张卷在半空中,画面挺骇人。赶紧关上电脑,不敢再写下去。


这几年都在摆烂没提笔创作,年中无意中看到微型小说比赛通知,距离截稿剩下一个月。要不要参加呢?忽然想写关于疫情,想用文字记录一下这荒谬的3年时光,多少悲欢与离合,多少恐惧与希望。


思索几个可写角度,很快决定书写小家庭被疫情隔绝,家人团聚变得困难重重的故事。一开始的背景设定,就先安排父亲已过世,故事大纲是母亲与在海外工作无法回家的孩子只能透过视频对话。


原本是要赐故事里身体虚弱的母亲确诊过世,让团聚永远无法实现。后来觉得这样结局太容易被猜到,也太悲情,不如戏剧化一点,赐健康的孩子意外染疫病重过世,最后一家人另类“团聚”。这样就不悲情吗?哈,我也不知道。


故事寄出去后,就进入忙碌高峰期,上月收到入围通知时,已记不起作品名字。今天傍晚收到主办单位补发漏掉的完整版评审点评,战战兢兢翻看内文,才记起那篇故事取名《团圆》,而缺席颁奖礼那天是父亲尾七,我们一家竟然如笔下的主角,怀着某种错综复杂心情与离世家人展开另类团圆。


哇,现实与虚构有时真的分不清。既然我笔下虚构的故事很可能成真,我就不应该乱写悲情故事,我有点后悔了。


如果以后还想伤脑筋创作,也许该转写言情故事,像岑凯伦的高富帅故事或扭转命运变大富豪的励志故事……一旦成真,就可以凭空创造躺平人生,单想就觉得开心😄




Monday, August 17, 2020

網課

年輕老師開網課很普遍,資深老師開網課很正常;被其他網課老師勸說幾年仍堅持一年跑300場講座的資深老師忽然開網課,顯得很不尋常

這不尋常的故事主角是中文首席故事教練許榮哲,他的《故事課》網課將上架。他的好兄弟歐陽立中及李洛克老師們早在2018年就擁有自己的網課,今天他們都第一時間在臉書上替他造勢,讓他沒機會反悔。

歐陽立中一直不解為何榮哲老師堅持費勁跑講座,很怕他體力不支。當知道他熱愛演講喜歡與人面對面,在乎每個聽眾後,就只能默默等他改變主意。一等就等了幾年,這三位好朋友終於可以一起闖蕩網課世界。比起傷腦筋寫故事,我比較喜歡看別人的人生故事,今天又不小心見證這一刻。

故事,是溝通最好的橋梁。

填寫問卷,可以拿走20%折扣券,也讓榮哲老師無法老跑,三劍客故事可以繼續擴展,值得。

鏈接:https://bit.ly/3fPuuzP




Friday, March 08, 2019

李洛克(寫作革命之完結篇)



《寫作革命》最後一章是風格法。寫作有很多面向,如常用動詞,常用倒裝句,題材,視角,筆調都可能形成個人風格。

所謂的風格是你的作品與他人有什麼不同,可以一眼識別,甚至被仿效?
一開始刻意嘗試搭配大量寫作是形成風格的路上無法避免的彎路。

不斷持續寫作,有一天驀然回首發現:啊,原來這就是我的風格!

練習:無QR code,沒功課。

不過喜歡做功課的人,怎麼可能不把握這機會好好推薦這本最有誠意最多伏筆的萬用寫作書。就這樣不小心寫了接近千五字文,隆重介紹《寫作革命》。

***
李洛克

這是一本我很想一天內狼吞虎嚥啃完,最後卻用近兩個月時間慢慢咀嚼的書。

還記得《尸速列車》這部風靡全球票的電影嗎?那是2016年9月上映的韓國驚悚片,當時同事兩極化評價,一大讚劇情緊湊感人,一大呼情節太多不合理。我好奇下趁工作空檔,斷斷續續上網看完,雖有不合理之處但看得很刺激很煽情。

沒多久,臉書AI偷窺到我的喜好,把一篇驚為天人的文章送到我面前,“一張圖看懂《屍速列車》編劇如何操縱你”。一個故事曲線就把整部戲的精髓和操控觀眾情緒的情節橋段赤裸裸攤開,比那些名影評人用很多豐富詞彙分析厲害多了。


那陣子恰好被朋友點醒,寫了那麼多年僵化腦袋的新聞,“他指出,他說,他強調,他受詢時這麼說……”,是時候思考其他可以發揮的文體。沒想到,宇宙就把資源送到我面前,用圖表用方程式剖析和創作,太適合我的口味。

我中毒式花了近兩個月下班時間爬他的部落格,把幾百篇小說寫作教學文看完。以前常覺得故事寫得精彩用字優美的人都有天賦,像10天寫一本衛斯理的倪匡和高不可攀的文學作家們,沒天賦的人只能寫議論文,新聞或靠邊站當讀者。

然他卻顛覆了我對小說創作的刻板印象,原來還有一種人是靠科學方式創作,先訂主題主角目標和結局,設綱幕故事曲線,安排一連串的衝突……,就能寫出動人的故事。這個不吝嗇在網路上公開其寫作秘籍的主角就是李洛克(筆名)。

他中學開始寫小說,化工系畢業後被困在魚廠好幾年,28歲毅然辭職冒著挨餓之險全職寫作,現在橫跨小說,電影編劇,出版編劇,寫作教學。他的信念:努力是能超越天才的,我也相信了。

他今年一月初很低調出版了前瞻性的寫作工具書《寫作革命》。書分4大章,共40小章節,每小節結束都有練習題,可以掃描QR 碼把習作呈上。他保證不管多少年只要有留言練習,他都會回復。哇,如果書很暢銷賣了幾刷,那豈不是佔用很多時間。不管了,作者那麼認真,讀者不可能不認真。

一月份結束21天挑戰活動後,就開始這40題功課挑戰。做了三幾個練習就遇上新春假期,等年餅都送走不能再耍廢,才重新回到這本書。

前幾個練習很燒腦,很多人都寫得不錯,對我是有點吃力。《刻畫力》用五感形容食物,我只把食物當存活工具,沒感情寫得彆扭;《洞察力》觀察陌生人,從他們外表搜尋線索,推論他們性格,打量和評斷別人感覺不太禮貌😂

最後部分,玩轉文字十三技法最有趣。如果要形容綠色,我們會寫淺綠,深綠,翠綠,碧綠…腦袋就空白了。《造色法》列舉湖水藍,麻花黑,海軍藍,軍綠,芥黃…分析出一個神邏輯:名詞+顏色=新顏色。我最愛方程式了,很快交了作業:美祿綠,星巴克綠,回教黨綠…

要創造金句也很簡單,《對抗法》把對抗多數的情景加入句子,馬上變成很偉大。“我背叛了全世界,只為了面向你/我可以承受全天下人的責備,但無法承受妳的一滴眼淚…”看到這句子,是不是動容了?

文章的開頭要吸睛,可用《無因法》,只交代“果”不告訴“因”,讀者才會往下讀。“車子停泊20分鐘,竟然要花五千令吉”,肯定比“車子停泊20分鐘被敲破車窗,維修費竟然要五千”有懸念。如果你讀到這裡,也許猜到我的第一句文也嘗試用了這小技巧。

我慢慢咀嚼這本書,看完一小節就做練習,若寫不出就隔天再想,不容許自己skip。做到第15、16題發現有些不對勁,2月底距離書本出版快兩個月怎麼沒人留言。今天3月8日,我竟然以後來居上姿態完成所有練習,原來烏龜是可以戰勝兔子的。龜速,也是一種速度。

如果你渴望寫好文案提升書寫功力,大力推薦李洛克老師這本超有誠意的書,完成30題以上還可以5折上他的第一個線上課程“精煉故事課”,或扣上他剛上架的“100堂故事大課”。如果你無聊想看我的練習,也可以看這本書😄

人若有超能力改寫過去,我想撤換中學老師尤其是華文和歷史老師,他們扼殺了許多未來文豪,創意家,企業家,哲學家…(不要太認真,我在練習感受力)

40/40 完結篇



寫作革命之反諷法

倒數最後第二個招數是反諷法,用有趣方式表達與字面相反的意思,有兩種方法:明褒暗貶或明貶暗褒。

明褒暗貶
朱自清《背影》有一句: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表面上讚自己聰明,實際自褒自己當初的自以為是。

明貶暗褒
從優點中硬講缺點,不會hardsell,反而手法顯得睿智及幽默。

汽車廣告:這輛新型勞斯萊斯再時速60英里時,最大的噪音來自車上的電子鐘。表面在說噪音,暗地裡誇引擎很安靜。

“使你發笑的,是滑稽;使你想一想才笑的,是幽默”

練習:
情境思考一:

你跟你的情人伴侶正在大吵架,他(她) 正罵你很笨、很蠢、很沒用,你正想回嘴反罵他(她),但你忍住了,你想一想不如繞著說好了,你會回他(她)什麼話呢?


情境思考二:

你要寫一段保溫瓶的宣傳詞,但必須有點幽默、有點繞著說,你會怎麼寫呢?



***

情景思考一:

對,你正在和世上最笨蛋最蠢的人說話,而你卻想說服他。

情境思考二:

注意,本保溫瓶會降低你在外購買熱飲的慾望,你隨時隨地打開瓶蓋都有熱騰騰飲料喝。

39/40

寫作革命之翻新法

去年流行“撩妹圖文”,翻新名人(古人,科學家,皇帝,哲學家,音樂家…)的名言,引起一股潮流。

作者這期介紹的小技巧就是試著“冒犯名人”。《借人法》快速創造形象,《翻新法》則顛覆名人形象或經典名句,添加意外與喜感,讓人印象深刻。

吳宗憲當年亂接名句,得到意外效果:“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方程式:頭一句名句,後一句搞笑且意外。

作者說,創意是“舊的”加上“新的”,踩在巨人肩膀上,為自己打造風潮名句。

練習:把常聽到的話,翻玩後句。

1. 暴力無法解決問題,________。
2. 書到用時方恨少,________。
3. 錢不是萬能的,________。

***


1. 暴力無法解決問題,可以解決剝蟹問題。
2. 書到用時方恨少,酒到桌時不夠喝。
3. 錢不是萬能的,但買到萬能膠。

38/40

Thursday, March 07, 2019

寫作革命之借人法

用最短途徑傳遞濃縮概念,可能採取借形象技巧,偷渡想要表達的事。

第一招,向名人借形象
在林志玲當紅時,滿街都是林志玲,警界林志玲,夜市林志玲…
還有台灣愛迪生,他是現代詩的李白

第二招,向名品借形象
他是球场上的魔术师
它是脚车的法拉利
它是農業界的lv

这些小技巧真是实用,可以自己随意复制,创意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練習:
想出三個事件或物品定義自己
想出三個人物定義自己
最後挑選組合,你是哪裡的什麼?為什麼會借這形象?

***

向名品借形象:救火員,蜈蚣,軍人

向名人借形象:孫悟空,愛迪生,陶淵明

我是文字界的孫悟空。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後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來跟隨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遇到許多妖魔鬼怪,不斷過關斬將,經歷八十一難才到達西天雷音寺,修成正果。

在文字的世界裡,我也是一路跌跌撞撞。中五畢業考試,華文雖然及格,但比起其他同學算是倒數幾名,尤其是作文是我的夢魘,連老師也說我的華文差。中五畢業之際同學朋友勞燕分飛,心情是感傷卻無處可宣洩,本能提起筆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文投稿,沒想到報紙採用,頓時像練成七十二變,開啟了寫作的道路,什麼文體都嘗試寫。

因為理科生,大學理所當然只能修讀理工科,卻心繫中文系,經常跑去中文系混,不務正業,自己的物理系卻讀得辛苦。畢業後,嘗試了第一份電腦廠工作,完全無法融入,這時候的自己就像被壓在五行山下,每天度日如年。

為了再次回到文字世界,投函給所有報館,三個月後踏入報館的那一刻,就像被唐僧打救的孫悟空,重新4做自己。雖然繼續書寫,可新聞工作是全新的領域,遇過無數挫敗和能力被質疑,還有超乎想象的挑戰,和時間賽跑的高壓力,常讓人心累和脫序。這個過程就像取經的過程,不斷闖關不斷打敗妖怪(包括昨天的自己)。

十年離開了新聞前線,退到幕後有了閒情,開始找回當年單純寫作抒發想法的樂趣。在2016年年底,在網路遇上小說界的李洛克,才恍然發現寫長篇小說是有方程式,有技巧可以學,還可以設計故事曲線…我花了兩個月時間下班後爬文讀部落格的教學文章,從沒寫超過一萬字小說的我頓時有信心寫出第一篇長篇,這就像到達雷音寺取到了真經。哈,所以李洛克也像是小說界的雷音寺,提供寫小說的真經……謝謝。

37/40

寫作革命之無因法

在《懸念力》提到使用“不尋常”與“危機”作為第一句開場白,可以吸住讀者眼球。還有更優雅的懸念寫法,就是“有果無因”。

作者引用卡夫卡的《變形記》第一句為例,“一個早上,格里高爾從床上起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大甲蟲”。看了都想知道為何變大甲蟲和之後的遭遇。先講結果,不告訴原因,才會引起好奇。

範例:就在剛剛,我哭了。
我的媽媽是男的。
車子停二十分鐘,竟然要花五萬元。

第一句要“留白”,不要把“因”寫出來,讓它無因。

練習:可以將新聞或文章重新下標,改寫第一句,或虛構幾個有趣的第一句,發揮創意!

哦,腦袋有點消耗,先改寫最近臉書貼文的第一句。

**

·彩虹跑到地上。(玻璃的折射)

·除夕這一天,也是父母註冊日。(父母趁空檔補辦結婚證書)

·我和猴子的緣分,擴大到“猴俠”。(認識保育猴子的生態工作者)

·廁所間隔出現駭人的水管(裝修工程)

·翻書都有錢拿。(圖書館書本夾著一張鈔票當書籤)

·二十幾歲死了,八十歲才埋葬(今年很喜歡的一句話)



36/40

寫作革命之號召法


有了前面的激勵人心,就要有行動力。要人採取行動的,一定要能刺激人的感受,才會本能反應:戰或逃。

作者建議用“嚴重化”與“ 崇高化”煽動人的情感。

嚴重化:
每天浪費兩度電,等於殺死一頭北極熊。(提倡節電)
小心你的一杯酒,就讓一個家庭破碎(反酒駕)

崇高化:
買的不是一份保險,是守護全家人的幸福。
你不是在寫作,你是在改變世界。

練習:假設你是工地領導人,必須率領一群工人蓋完一座大教堂,你想要激發工人的動力,如何精神喊話?試著用“嚴重化”或“崇高化”這兩招。

***

嚴重化

“你們若不用心建這座教堂,等於在褻瀆上帝,扯教會後腿,也和自己的飯碗作對,自毀前途。你們將永遠失去工作機會,也失去贖罪機會。明年的今天你們才痛哭流淚後悔,那就太遲,太遲了。貧窮,永遠囚著你們。”

崇高化

“你們蓋的是一座救贖全人類,讓人類從心靈深淵中解放重返天堂的聖殿。不要小看你們手中的每一磚每一瓦,它能替你們,你們的家人和全人類搭建豐盛盈滿之道,迎接新世界心靈財富的降臨。你們將和教會,教宗並列,獲賜上帝最珍貴最無私的愛。”


35/40

寫作革命之對抗法


讓文句氣勢十足,除了《恢宏法》,還有一個絕招,對抗法。

製造兩個情景:
第一,在很多人反對下繼續展開自己認定正確的事(對抗多數)
第二,在知道事情會附上很大代價下,仍堅持去做(慘痛代價)

·就算全世界阻止,也無法阻止我愛你我愛你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這下子普通的事情都變得偉大了😁

哈,每次看到作者介紹有方程式的小技巧,就忍不住笑。這真是玩轉文字呀,為何中學時沒人這麼教。李洛克,榮升為我的寫作老師兼偶像。

練習:嘗試創造三個自己的金句,必須使用“對抗多數”或“寧可付出代價”任一。

***

儘管全世界認為米飯是瘦身禁品,也無法阻擋我繼續餐餐吃飯。

與其給我天下財富,不如給我一碗飯。

我可以放棄雲遊四海,一輩子留守原地陪你。

世界級作家再厲害,也比不上李洛克老師的有趣寫作教學。


34/40

寫作革命之恢宏法

如何把文案寫得氣勢磅礴?

作者列舉台灣房地產廣告範例,如下
·建案名稱:新 O/130坪 天宇山嵐/群山為界 胸懷為景
·建案名稱:國O/以竹為強 自然無界/千疊雲海 輝煌工藝

共同點是運用大自然或巨大的事情如天,底,山,海…
愛用勝利者光輝偉大的詞如雄心,輝煌,豐盈,王者…
也會用數值很大的字眼如群,無界,千,萬……

原來金庸倚天屠龍記的名句: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也是運用同個招數,四個短句,押韻,再加高端大氣的詞彙。

練習:嘗試寫一個房地產,高價位汽車或男性精品如手錶的廣告詞。

雖然知道了恢宏法的方程式,可是要複製氣勢磅礴文案還挺傷腦筋,畢竟我們這裡的廣告詞如果這樣寫應該沒有人會買,完全不知道買什麼。

***
名錶文案

鑽耀雲端、天地貫射、氣勢豐艷、神工鬼斧、精密機芯、毫秒不誤!

(沒有霸氣的人寫霸氣文案,寫得心虛😄)

33/40

Wednesday, March 06, 2019

寫作革命之變動法


要句子更生動,可以拿掉原本的動詞,改用其他動詞,如“怎麼還在玩,你不是說要去洗澡?”“說”可以改成“吵”,更加強孩子的任性。

作者提供很有用的小竅門,可以向專業借用術語,跨界收集動詞。如借用出版業術語——封裝,“將你的人生封裝成故事”,馬上升級許多。

這讓我想起之前看財經報,標題和內容用了中醫的術語,“固本培元”“藥引”有吸睛的效果。

練習:把三句原文,用跨界動詞改寫。

我又是手多多,書本只要一個詞練習,我傷腦筋寫了五六個,不懂要逼死誰😂


***

1. 你一直「牢記」在我心裡。

改:你一直「囚禁/冰封/重播/傳唱/跳躍/打樁/填色」在我心裡。

2. 我想「留下」我們的美好回憶。

改:我想「鎖住/排版/默寫/計算/品嘗/翻閱」我們的美好回憶。

3. 你話裡的難堪將我「沉默」。

改:你話裡的難堪將我「蒸發/推倒/塗鴉/吞噬/灌醉/素描/揮毫」。


32/40

寫作革命之活物法

活物法是試著用“物品視角”寫同一件事,讓句子變得靈活。

第一個方式:死物取神法
從物品中取其“神”來發揮,如:我們要像火車一樣準時,要像金魚一樣健忘,忘掉不開心事…

第二方式:死物當人法
把任何提到物品的句子重新改組,讓被動詞變成主動詞。如:
  我趕不上火車——火車“拋”下了我
  我喝下一口烈酒——烈酒“跳”下我的喉嚨

最後將“取神”和“當人”結合,如:
火車拋下了我,從此也教會了我準時的道理。

練習:做三段式小練習。



***

第一取神
我們要像秒針一樣,只往前走不後退
我們要像洗碗液一樣擦亮別人,帶給別人喜悅
我們要像車牌一樣宣告世界,我是獨一無二

第二當人
在公園蕩著鞦韆:鞦韆著我
他看著書睡著:書本模糊了視線
嘴唇被麻辣鍋刺激腫了:麻辣鍋吻腫了唇

第三合併
鞦韆搖蕩著我,蕩醒我不要眷念回不到的過去
書本模糊了視線,催眠他再努力都要好好休息
麻辣鍋吻腫了唇,吻醒他不適合的愛只會帶來傷害


31/40

Tuesday, March 05, 2019

寫作革命之造色法

造色法,讓我覺得最眼前一亮的技法,真的有種玩轉文字的感覺。

顏色,如果要形容顏色,依照一般人的詞彙,很快就會詞窮或太老掉牙的形容詞,完全不吸引人。

作者以綠色為例,一般人能夠想到的大概是青綠,翠綠,深綠…在《老殘遊記》就有靛綠,碧綠,蒼松翠柏
,而張愛玲的《金鎖記》就有九種綠,螃蟹青,雪青,竹根青,藏青…

網店商品的顏色形容詞挺創意的,經過作者拆解原來是一個邏輯/公式:

名詞+顏色=新顏色

湖水藍,麻花黑,軍綠,芥黃米白…就是套這公式,也太簡單了吧。原來我骨子裡還是理科生,喜歡公式,喜歡化繁為簡的東西。

練習:自行創造出新的綠色。

***
謝謝老師,超喜歡這章節的,對我這不太會描繪情景事物的人,好有幫助。忽然覺得上章形容花朵的顏色,完全不合格。


迫不及待要試試那麼酷的方程式:名詞+顏色=新顏色。(理科生的本能反應😄)

蘋果綠,竹子綠,奇異果綠,青椒綠,榴蓮皮深綠,像剛澆了水的萬年青翠綠………套用(植物/水果+綠色=新綠色)這方程式,忽然顯得太普通了。

想來個非植物類的綠:
1.星巴克綠,美祿綠(馬來西亞家喻戶曉飲料品牌的綠色),喜力啤酒綠…(著名品牌的綠)
2.民進黨黨旗綠/回教黨黨旗綠/意大利國旗綠/沙地國旗深綠……(國旗和黨旗的綠)
3.LINE APP的綠,WHATSAPP的綠,微信綠…(手機apps的綠)
4.蚱蜢綠,螳螂綠,海龜綠,綠蛙的綠,鸚鵡的深綠……(動物的綠)
這樣翻轉顏色會不會太浮誇?😄



30/40

寫作革命之情景法

有陣子懷疑自己失去寫作能力,什麼文字優美文章美感沾不上邊,因為習慣性新聞只寫人物說話的重點,場景一點都不重要。

這小章節談的就是寫風景寫場景,讓作品有畫面感。看起來只是充字數的場景,是可以偷渡情緒在裡面。同樣的景色用不同筆調寫,會呈現不同情緒。

作者列舉了有關秋天詩句作證。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表達清新空靈)

  1. 辛棄疾: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無奈看透)

秋瑾:秋風秋雨愁煞人。(憂愁與悲憤)

練習:嘗試描寫花的樣貌,表達四种不同的情緒:開心,生氣,悲傷,害怕。四種場景和花種都可以不同,只求用最少字數描繪時,同時也透露情緒。

對我而言,描繪花和描繪食物一樣痛苦,花了兩個晚上,四個句子改了又改,真是短句比長文更考驗。

***


開心
橙黃小花瓣有節律圍繞著深色花盤,向著太陽翩翩起舞。

生氣
酷熱烈陽反復煸烤,黃花瓣瞬間化作火焰,猛烈燃燒花盤,怒燒成黑炭色方罷休。

悲傷
向日葵俯下身,在莖桿暗影中垂釣一絲光。

害怕
葵花籽螺旋式排陣,如臨大敵,嚇彎了莖桿。

29/40

Sunday, March 03, 2019

寫作革命之象征法

不知不覺,已經完成《寫作革命》三大章節的練習題。最後一個章是玩轉文字十三技法,介紹不同的小技巧,讓文字變得更有樂趣。

象征法,讓事物在不同情景下賦予新的象征意義。例子《食神》雞姐畫的愛心卡片對原本不喜歡她的食神而言是惡心,當雞姐捨身救他,卡片變成愛的象征。

練習:找一個與自己生命故事的象征物,說一個有關鏈物的故事。

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記憶就是她和它。

***

在網絡不盛行時代,聽電台是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當時還在唸書的我經過會寫信給一位電台DJ,喜歡聽她有智慧地回復聽眾信件,提供不同視角給聽眾,就像解憂雜貨店的老闆一樣。

每次她主持的晚間節目,我都會邊聽邊用空卡帶錄下。卡帶越累積越多,家人都嫌棄了,節目聽過就算啦,錄下來製造垃圾又浪費錢,可當時我就是那麼固執和堅持,甚至從卡帶過渡到數碼錄音。錄節目這個動作,一直維持到大學快畢業,要開始人生新篇章,才自我說服停止錄節目。

沒多久,她也從電台隱退回歸家庭,跟在我身邊的卡帶頓時從累贅品變成珍品。這近20年來,我們還保持聯絡,從DJ聽眾關係,變成朋友,而被時代淘汰的卡帶卻永遠留住我們最年輕的聲音。

28/30

Saturday, March 02, 2019

寫作革命之運鏡力

“文句的敘述其實就是你的掌鏡”

文章也像電影一樣,可以製造不同鏡頭畫面,控制著讀者的想象空間和畫面。

作者用魯迅散文《秋夜》為例,“在我的後院,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寫法讓人腦裡產生視覺移動,從一側移到另一側,就像鏡頭畫面移動一樣。


練習:寫兩段文,第一段從近景到遠景,第二段從遠景到近景,而第二段最後必須用短句換行的特寫手法。

這對我沒怎麼看漫畫電影的人來說,有點棘手。想了一陣子,就描繪印刷報紙過程當練習吧,也當個紀念。

***

老李握著剛印好還保留機器溫度的停刊號,百年創刊號報紙就這樣無預警地走到最後一刻。不管他願不願意,機器口如常盡責地吐出一份份印著宛若訃告排版的報紙,疊在地面等候分派。身邊龐大印刷機器轟隆隆地嘶吼,回蕩在這老舊印刷廠房。外面等候多時的派報員已經啟動摩托引擎,準備把報紙趕進歷史書,讓下一代翻閱。

印刷廠房燈火通明,龐大印刷機器如常在這鐘點轟隆隆嘶吼著,一頁頁報紙躺在輪帶從左側滑到中央折疊機。老李站在右側機器口前,盯著一份份折疊好的報紙有規律地吐出來,慢慢在地上疊高。老李顧不得腰部舊患,伏下身抽起一份報紙隨機抽檢。還沒打開報紙,立刻聞到那多年來被人嫌棄的油墨味。他推高不知何時滑倒鼻頭的老花眼鏡,不費力氣就看清封面的大標題。標題越看越模糊了——
停刊號!

27/40

Friday, March 01, 2019

寫作革命之節奏力


今天才知道,很多書的內容讓人看不下去,很沉悶,主要是節奏問題。像文學類書籍很多的形容詞和描繪,特別是翻譯小說,當那些描繪無法讓人產生共鳴,很快就跟不上,自然看不下去。

哲學書也是讓很多人不敢碰,因為一個論述可能會用很冗長很虛無縹緲的論點來講述,而且一段文可能幾千字,沒有間隙讓腦袋休息一下。

難怪輕小說有市場,節奏快,動作,畫面和對白多,容易消化。

練習:比對純文字和清小說的節奏力。


***

駱以軍《西夏旅館》和九把刀《上課不要看小說》的段落都是有關年輕回憶,前者節奏較慢,後者節奏較快。

駱以軍的整段文字用說的方式形容主角年少時在廉價旅店裡醒來看到的各種擺設及感受。段落特征是形容詞很多,有很多個人感受和聯想,營造思考深度,但主角由始至終還處在醒著的動作,人還在那小房間。

九把刀把文章分成很多小段落,讓主角用演的方式稱述故事,有很多的動作,畫面和對白,讓故事推進得更快。

我看過節奏最慢的小說應該是卡夫卡長篇小說的《城堡》,講述著K土地測量員應城堡聘請,長途跋涉前往城堡,城堡在眼前,卻一直進不去。故事主要是反映個人鬥爭在龐大官僚機制是無望的。書內一個段落可能是幾千字,敘述和對白都擠在同一個段落,文字需要慢慢咀嚼。

以前我都愛看翻譯小說,越長篇越好看,喜歡主角反思和內心活動。現在練習到這裡,忽然覺得文學類文章有點累贅,腦袋吸收不了,也許要改看輕小說😂

26/40

寫作革命之親疏力


語氣有親疏,用字有強弱。像官方文告非常正式,距離感就比較疏遠,像一般口語化文字就平易近人。

練習題,以下哪一版比較生氣呢?共同點是什麼?

第一題:
A. 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B. 現在都幾點了你才回來!

第二題:
A. 現在打算怎麼做呢?
B. 你現在想怎麼樣?

第三題:
A. 我是在你們家買的,買了你又說這張優惠券不能用?
B. 我是在你們家買的,但是卻說這張優惠券無法使用?

***

第一題:B比較生氣
第二題:B比較生氣
第三題:A比較生氣

它們的共通之處都有“你”,鎖定了對方,感覺就像食指指著對方表達不滿。少了“你”,就少了指定對象,問題和責任未必出在對方身上,聽起來也不會那麼刺耳。

25/40

寫作革命之刪簡力


以前中學華文考試,最喜歡就是長文縮短,因為腦袋空間有限,通常腦袋自動過濾掉枝節,只看到重點。後來工作上訓練,常需要濃縮別人冗長的談話內容,刪掉次要內容更是必修。

《刪簡力》章節,用了幾個範例舉證短文的重要。富蘭克林和學者科林森通信,他在信末寫了一段話“ 我已把這封信寫得太長了,請原諒我沒時間把它縮短”,證明短文是比長文更花時間。

美國28任總統伍德羅準備講稿,兩小時講話不用準備,可以馬上講,但十分鐘的稿需要兩個星期,同樣證明越精粹的內容越需要費時提煉。

作者認為,刪簡,不止讓讀者別被分心,也要讓讀者留下內容成為重點,少即是多,需要思考不寫什麼。

練習:以《刪簡力》文為例,認為哪一句或哪一段需要刪去,為什麼?

***

老師很佛心讓我們開刀《刪簡力》,希望不會寫得太狠。

如果真的要濃縮《刪簡了》文,我會選擇刪掉“南北朝劉勰”那整段文,因為這文章主旨是討論刪掉累贅句子或枝節素材,劉勰的例子主要提到文句少一個字不完整,多一個字累贅,文字要剛剛好,這就沒有表達到刪簡力。

24/40

寫作革命之偷渡力


以前詩人文人很傷腦筋,想寫都不能暢快寫,怕無端端招惹文字獄,只能暗地裡影射那些昏君貪官污吏。

《寫作革命》提到胡中藻案例,也用了龍應台《目送》的一段文為範例。

推著他(龍應台之父)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台北上班。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著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

“我拎起皮包,“拎”動作最輕,暗示著護士接手照顧父親後,心情變得輕鬆。

練習:從這段文再舉出還有哪個字詞是刻意寫,以偷渡自己不耐煩的情緒。

***

經過老師的分析,發現這段文字裡真的暗藏許多玄機,把與父親疏離感和不耐煩心情偷渡在文內。

除了“拎起皮包”和“自己的手帕”,父女關係疏離是來自“輪椅”。“推著他的輪椅散步”,一般人應該會寫“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父親散步”,而不會焦點放在沒有感情的輪椅上。在流暢力章節提到,擺在句末的詞彙往往會是句子的重點,而作者強調的是輪椅,而不是父親,明顯只是機械式推輪椅,並非出自關心自己的父親。

“護士接過他的輪椅”,簡練寫法應該是“護士接過父親”或“護士接過輪椅”,刻意寫“他的輪椅”凸顯輪椅屬於坐在輪椅上的人,和作者是沒半點關係。

“看著輪椅的背影”,前面交待父親頭低垂,如果站在背後,可能看不見父親頭,但四肢還是看得見,顯然作者望著沒有生命的輪椅,要表達強烈的情感抽離。朱自清的背影太刻骨銘心,表達親情,這裡輪椅的背影,仿佛要顛覆對親情的眷念。

功力高深作者的文字藏著很多層次感,看得我很想把過去寫的文章毀尸滅跡,寫得太平面太2D了😂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