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8, 2018

《陳光超強邏輯式記憶法》



作者陳光有個感傷的故事,在他大三時妹妹從11樓躍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也因此開啟了他要走上社會教育這條路。他很想透過書,把來不及告訴妹妹的話,告訴給更多的人,讓每個人都有健全的大腦。

如果說《MMS記憶管理》是學習記憶法大全,那這本書則是恢復對自己大腦信心,附上實用一招解決大腦記憶問題。

他一針見血提到,在使用電腦前都會format格式化,可是人腦呢?很多人一生都沒有幫自己設定大腦,平均使用大腦的功能不到10%,很多人帶著才華出生,帶著才華默默死去。

學生時期每個人都有的噩夢--背資料,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記憶,又要我們背書,當我們背不起來卻會挨罵,真的可憐。真正讓我們背不起是因為採用機械式訓練的程序記憶(其他書用短期記憶),而不是邏輯式的陳述記憶(長期記憶)。

最讓我腦激盪的一句話是究竟是記憶容易?還是遺忘容易?我一直以為遺忘很容易,很多書看過就忘。你爸媽叫什麼名字?家裡電話?愛人幾時生日?輕易記得,原來要遺忘是並不容易的,那只好接受“記憶是容易”這件事。

人的大腦有自動排列組合功能,能判斷,分析,整合,看著數字85公斤,會想到太胖,明明是兩個範疇的資訊,人們卻能用邏輯硬將它們兜在一起。看來,我小看大腦好多年。

邏輯是過去所有的已知,產生不同的經驗,經驗的累積會產生每個人不同的邏輯,因此大人的記憶是比小孩好,因為邏輯明顯比小孩多。邏輯越多,記憶越強。那些覺得自己記憶差的大人,只是不懂得用大腦。

他用瑞士刀形容邏輯,只要動用邏輯,就像瑞士刀在右腦記憶區塊狠狠刮下血淋淋的一刀,右腦會產生傷害結疤,在結疤脫落前再重複刮它(再回想複習),讓疤永遠留著。這過程在腦裡會形成皺褶或叫腦迴,愛因斯坦的大腦是有很多腦迴及紋路很深。

邏輯記憶法的竅門是轉碼,把陌生的文字轉換成自己已理解的文字,然後為自己解釋一遍,記憶就形成了。範例:法國與西班牙之間有個山脈叫庇里牛斯山脈,可以變成“Billy吃牛絲山脈就馬上記得了。然後每隔8小時回想一次,3次的回想就會換取長期記憶。先有邏輯,便有記憶


他說,人的大腦使用程度不外乎:先知先覺,後知後覺和不知不覺。很多時候我們落入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除非自己動腦筋主動規劃有人生目標,才會先知先覺。有一句很狠的話,21世紀的文盲是指那些不會學習的人,不使用大腦,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這幾本書作者都提倡一件事,多讀書。多讀書是最快訓練腦越靈光,知識是從無到有,從少積多,閱讀就是知識累積的過程。他認為,這是學歷貶值的時代,要突圍是要靠學力,再窮都要買書(可以去圖書館借書),再忙都要看書(包括電子書)。把學習當成遊戲,讓學習變得有趣,就會越學越開心。

昨晚翻完這本書,就有那股衝動要把這些書本分享出去,也恨不得想馬上找他另一本著作《改變學習方式,改變一生》,想學如何一次記600樣到1200樣資訊。以前閒置大腦,現在沒辦法忍受大腦閒置,越學新東西真的越興奮。

寫到這裡,竟然還沒到7點晚餐時間,已經即時滾動地分享6本書,感覺超有效率的,寫了8000多個字,待會要好好獎賞自己的胃。明天可以順利把這6本書還了,讓它繼續流動,期待遇見其他更優秀的作者。

 *國家圖書館借書部,編號 D 153.14 CHE (硬要當圖書館代言人)

《訓練超級腦力的6項素質》



大腦有6個主要功能,執行/社交區、記憶區、情感區、語言和數學區、空間區。這本配合這6個功能,設計了自我測試遊戲,以及百多個小遊戲,讓讀者體會大腦不同的運作功能,也啟動快生鏽的大腦,讓它重新活躍。

一開始,我很認真地玩著每個遊戲,到了第二個記憶區,遊戲要考驗記憶力,腦負荷不了,越玩越挫敗感,最後索性跳過遊戲,只看理論講解的部分。

在情感篇,有個論點挺新鮮的。研究顯示,如果能夠有意識控制臉部肌肉,就能夠積極產生你想要的任何情感——憤怒、恐懼、厭惡、悲傷、純粹的快樂等。 原來可以通過改變面部表情,來改變心情。有機會要測試一下這招,看看是不是真的。

還有個論點,做夢是在強化白天學過的東西,當學習複雜的東西,快速眼動REM睡眠次數會增加,期間會做夢。因此,若REM睡眠在晚上多次中斷或被抑制,很快忘記所學過的東西,即使是睡眠週期恢復正常也可能記不起那些學過的東西。睡前喝酒是會抑制REM週期。

睡眠科學家也發現一個簡單有效提高記憶力形成的方法,他們做了一個實驗,先播放一盒有卡嗒卡嗒聲的卡帶,然後要求學生學習一項邏輯難度較高的任務。晚上趁學生睡覺時播放那盒卡帶,一周後這些學生測試時,成績比其他人高出23%,這意味著可以利用背景噪音作為夜間對大腦的提示,促進大腦處理和記憶學習任務。


書的結論,不管是什麼功能,腦是越用越進步,不用就會退化,而且腦細胞會不斷長出新細胞,不怕用多耗損。反而大腦閒置時間越長,那麼矯正起來就會越困難。如果依賴計算機而不用大腦,就算是10幾歲也會喪失心算能力。

哇,真的要自我警惕,用進廢退

《創意是一種習慣》


這是著名編舞師Twyla Tharp在幾十年創作舞蹈過程對創意的體會、修正及實踐所寫的一本書。沒錯,又是一本毫無保留誠意滿滿的書,引導人培養創意的習慣。

自認創意有限,工作新聞寫作都很格式化,嘗試寫故事時也會覺得自己選的題材太沒創意,寫法太老人,難怪投籃的機率挺高的。

看這本書時,對於她靈感卡著的部分是有共鳴的,畢竟自己也常常對著電腦發呆擠不出靈感。不過有一部分內容是略過,畢竟對舞蹈團,舞步或音樂配音不熟悉,就不浪費心力理解她提到的例子和個案。

作者在創作新舞蹈前會有一些準備儀式,包括準備好工具和環境,心理上也做好準備包括建立對孤獨的耐受力和恐懼。我認同,創作是一條孤獨的路,不能允許任何人的加入,只能獨自完成。

她提到創造也必須理智,了解自己的先天優勢,明白哪些事不能做,可以省下心碎和錯誤的開始。她建議在最初階段要多觀察,挖掘式閱讀,田野調查,不要局限自己,很多時候創意就在周圍。

有一段她提到,舞蹈編寫與其他創意領域不一樣,電影可以邊拍邊修,畫家可以對著畫板不斷修改,小說家也可以修改手稿,唯獨舞蹈只能記錄在腦裡(她的年代沒有錄影機手機),必須記得每個舞步和排位,而且到了60歲也要有一定的體力排練示範舞步。看到這部分,就很慶信自己喜歡的是文字不是舞蹈,至少沒有體力還是可以繼續寫,寫到終老。

她也毫不掩飾地講述自己滑鐵盧的事件,強調任何創作者都必須能接受失敗的準備,並要給自己第二次機會。換現代的雞湯說法,失敗只是經驗的累積,愛迪生經歷整千次不成功的實驗都是寶貴經驗,讓他更接近找到能發電的材料。



書末提到九一一事件發生前3天,她的舞團在紐約雙子塔剛演出,3天后大家都沉浸在悲痛和錯愕中,迷失自己,還好她們沒有因為交通中斷停止排練,舞蹈讓他們很快恢復活力。
她說,編舞是她擅長的,也是自我肯定及支撐自己的方式,而且以最不可能的方式讓她能繼續展露笑顏。

培養創意習慣,沒有比這更好的理由了

《心想事成的秘密·吸引好運的22大法則》



很多人都看過《秘密》這本書,也聽過吸引力法則,我們曾依照書裡教的三部曲,1.跟宇宙下訂單,2.想像/感受得到,3.感謝宇宙。可是真正心想事成的人不多,或只吸引小東西如停車位,大的事物遲遲沒顯化,到底是不是騙人的?

上過心靈成長網課後,發現很多時候沒有心想事成不是目標太遙遠,不是吸引力法則不靈,而是我們只是依葫蘆畫瓢,沒有掌握到真正的精髓。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內在和情緒沒有和目標一致。

渴望要有很多錢的人,一想到錢卻想到自己債務要到期,沒有錢買XX,有錢人都是壞人,金錢是罪惡……這樣的思維及內在頻率與目標背道而馳,自然就吸引不到金錢。以我們現階段心靈匱乏的層次,很多時候沒辦法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也無法領略靈性書本要傳達的真正含義。那豈不是永遠無法心想事成?



不需要絕望,這本書的出現就是一道曙光,它就像《記憶管理》讓記性不好的人有得救。書把每個感受和步驟寫得清清楚楚,就是怕讀者跟不上,要讓大家擁有高興的事,做愉悅的事,同時間避開地雷,避免做令自己厭煩的事。

書分上、下篇,上篇是先徹底了解自己,包括思想的力量、意識、思想、情緒、感覺,宇宙的運作,同時也會提到如何避開各種誤區。下篇就根據歸納好的22個情緒指導等級,列出22個步驟應對不同情緒或狀況,如何提升情緒到能心想事成。前面理論,後面實做。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原來情緒是一種指標,就像GPS通知你是不是朝著對的方向前進,還是離目標越來越遠需要reload。最早期覺得情緒是一種負累,過多的情緒(不管是開心或傷心)會拖累自己和身邊的人,後來覺得情緒是一種考驗,如果能夠不受情緒困擾就很成功了。從沒想過情緒可以是指標,指引自己往心想事成路上前進。

書把情緒歸類為22種指導等級,其中7種是正面的,其餘15個都是負面的,難怪人大部分時候都是以負面為主,是正常的。要心想事成的條件就是要有意識地把情緒等級往上提升,不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越陷越深就會離心想事成越遠,最後就是絕望恐懼。



如果某些人說了話讓你憤怒,當覺察到自己在憤怒,自然就不會憤怒到窒息,情緒會得到一些緩解,接下來可根據書本找對應的步驟提升自己的情緒等級,和自己很好的溝通。很多時候外人的勸說是無效的,提升情緒是靠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處於什麼狀況,有意識地了解自己是在選擇憤怒的念頭,這就能讓情緒好轉。

我覺得網課老師的一句話很經典,覺察,就是改變的開始。當知道生氣悲傷只是一種選擇,也自然知道可以轉換選擇快樂,畢竟人有選擇,就不會做錯決定。陷入情緒的人往往覺得自己無選擇,被情緒駕馭,所以能覺察就能選擇,情緒就會慢慢舒緩,慢慢往上提升。

關於22個步驟,太冗長不逐一介紹,只寫排在第一步驟狂暴欣賞,我覺得如果能掌握這個步驟應該會一直處於順流中,情緒不會往下掉太多。狂暴欣賞是要發揮想像力,每個人都有的能力。每天花10-15分鐘,留意四周環境,發現一些令自己高興的事,然後就集中注意力在這些事上,並誇大想像這些事情多美好。

如在排隊等待事,可以想:哇,這是一座大樓非常漂亮/他們打掃得很乾淨,太偉大了/工作人員好友善,我喜歡……

開車上班時,可以想像:我喜歡我的車/這大道建得非常好/雖然下雨,但我的心情很好/給我很感激,我有工作/車道兩旁的景色很美……

作者說,當人越懂得欣賞的事物變多,感覺就越好;感覺越好,就越想這樣做;越想這樣做,就感覺越好……當沒有任何抵觸的美好感覺的心靈感應下,人將處於允許狀態,讓渴望獲得的一切東西奔湧向你的狀態,這一切形成良性循環。

看完這本書,又有衝動要買下它當工具書,可是這本書幾間網絡書店沒賣剩下淘寶,就作罷。反正只要我記得書的要點,盡量把情緒往上提升,去欣賞周圍的每件事,讓自己繼續快樂和自由,其餘的部分就安心交給宇宙,那就好了。

祝自己和所有人都能心想事成。


*想看這本書完整內容,可以到國家圖書館借書部找找,D133.93 HIC

《錯覺》


《錯覺》這本書是探討人為什麼會犯錯,很多時候犯錯後仍無法避免再繼續犯錯,有的錯誤在事後看起來顯而易見,但當下卻沒人發現……

1.視而不見
演員Burt Reynolds到酒吧喝酒,當時隔兩個位子坐著一個身材高大男人在大吵罵髒話,對面有一對年輕情侶。他轉過頭要對方留意點,有女士在場。那男人轉過頭說,嘿小子,管你屁事!,衝著他來。他被激怒,回身一記右拳打在那人頭上,接著對方噴到15英尺遠,倒在走道上。在男人飛起來時,他才發現對方沒有雙腿。酒吧門旁有一張明顯折疊起來的輪椅,他卻沒有發現。

原因:視覺錯誤,通常我們只注意自己感覺或希望看到的那一部分

2.忘記(名字、面孔、密碼、藏起來的東西……)
大部分人不會準確記得硬幣鈔票內的圖案和數字位置,有時會把一些相近的名字搞錯,甚至錯誤辨識嫌疑犯面孔。

原因:不管多努力都記不住,因為沒有賦予這些東西意義。讓東西變成有意義就會記得。

3.直覺/第一個印象
研究人員請20名志願者品嚐5種葡萄酒,分別貼上510354590美元標籤,品嚐後他們的回答和標籤一樣,喜歡那些價格越高的葡萄酒。事實上,90元的酒是10元酒,5元的酒是45元,但品嘗者都沒發現。

原因:價格、色彩、外形都會影響第一印象,不管有關印象對還是錯,很多人傾向堅持自己最初的選擇

4.戴有色眼鏡/事後孔明
我們在回憶過去做過的事時,本能傾向把過去的言辭和舉止回想得更美好。我們傾向帶著粉紅色鏡片看待自己,不自覺自我美化,無法客觀公正。

在珍珠港遭偷襲事件,很多歷史評論家傳達一個暗示:早就料到會發生這可能。事實上,事件發生前,災難訊號模糊不清,直到災難後才看清信號的預示。我們常意識不到,自己本來就心存偏差

諾貝爾獎得主Daniel Kanhneman曾評價人們很少會改變自己的觀點,他們不會意識到自己在改變看法,大多數人在改變看法後,還重構自己過去觀念,讓自己相信以前也是一直都這麼想。

原因:知道事情最終的結果會影響到我們如何看到或回憶過去的方式,不管針對的事情多麼微不足道,這種影響還是真實存在的。

5.一心多用

美國東方航空401航班飛機師Robent Loft在最後一次飛行時覺察到飛機好想有點不對勁,指示燈沒有閃亮,他在飛機平穩飛行時檢查問題,他請副駕駛員一同檢查,還是沒發現。於是叫值班的機械師過來,當天的機修工也在駕駛艙,也一併叫來研究。很快飛機進入無人駕駛狀態,飛機越飛越低,機長忽然意識到,但飛機最後5秒墜毀,機上99人全部罹難。造成這災難的只是一個價值12元的指示燈。

原因:一心多用=遺忘,多任務同時處理會分神,會忘掉自己原本要做什麼,這種遺忘出現比例是40%

6.周圍環境干擾判斷

英國研究員在雜貨店安置一個錄音機,錄音機下擺放法國葡萄酒和德國葡萄酒,價格和乾度相近,當播法國音樂時,法國葡萄酒銷量超越德國,播德國音樂時,德國葡萄酒超越法國。顧客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購買行動被音樂影響。

當面對損失狀況,人們傾向冒險,當考慮能夠得到多少時,會變得保守,只想把握自己能夠確定的時。人會被身處的狀況,作出不一樣的決定。就像在投資或治療時,若已患病或虧損,會願意冒險,反之亦然。

7.熟視無睹

演奏家戈爾德夫經常使用《勃拉姆斯隨想曲》曲譜演奏,卻一直沒有發現印刷中有一個明顯錯誤,直到有一天一位水平較差的學生按譜子演奏才被發現。其他作曲家、出版社、校對者,還有鋼琴家都沒人發現這錯誤。

原因:這種校對失誤揭示人的認知是節約導向,注意到一些事情的同時會忽略其他事情,大部分注意力會注重在前半部。越是擅長某件事,越傾向在那件事上走馬觀花,太熟悉而沒發現一些小錯誤。

8.大腦偏愛簡潔

心理學家F.C.bartlett做一個實現,把一篇《幽靈的戰爭》故事給20個英國人讀一遍,隔一段時間再讓他們回憶重寫把故事寫出來。最後發現故事被縮短一半,細節被砍掉,甚至重新編造,把故事變得更合理。

原因:大腦習慣把複雜的把事情簡化,人很難把滾瓜爛熟的東西一字不差寫出來,傾向把它放進自己對外面世界的理解方式,會用自己的敘述方式複述故事。在這過程,故事已經不是原本的故事,變成新的事件。

9.過分自我感覺良好

加利福尼亞大學經濟學教授伯克利研究美國3家健身俱樂部的8000名會員,大部分會員傾向於對自己過分自信,相信自己會經常去健身,簽了半年或一個月協議,而不選擇依據參與次數結算的付款。最後這些會員都付了比實際消費多的費用,平均每人多付了700美元。

原因:自負是人類非常普遍心理特徵,人們高估自我控制力。

A如何跳出固定思維模式

練習,練習,再練習

不斷地,有目的地加以練習,會產生大量專業知識,可以降低錯誤發生。讓腦袋變成大型圖書館,隨時可以任調取。

B如何不做糊塗蟲

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被自己的偏見誤導,過分自我感覺良好,事後孔明及其他心理傾向,把自己的判斷引向偏差。

真正要消除錯誤,必須追根溯源,深入找出問題根源,才能擺脫錯誤重犯。而尋找錯誤根源,不應只是回頭看,尋找犯錯的人,還要深入看是不是存在系統性錯誤。

C為何高估未來收益

大多數人會自然地預測自己將來的生活狀態,但對未來生活的想像與真正到了身臨其境的狀態通常出現很大差異。就像問健康的人若以後得重病,會不會接受化療延長生命3個月,沒幾人會接受,若問已經重病的人,他們願意接受。

人在預測自己將來生活狀態時,確實存在系統性判斷錯誤。有調查一些做結腸造口手術病人,一半有機會病情好轉,一般可能餘生只能把糞便排泄到身上的袋子裡。一般人會猜等待病情好轉的病人情況會更好,人都討厭一下子接受最終結果,希望看到可以改變的結果。可是調查表明,那些接受徹底的手術患者身體更快改善,對自己的生活更滿意,反而等待康復的患者對當下境況更不滿意,不快樂。

人在面對無法改變某些事情,會學著適應它,越快適應會感覺越快樂。反而過高的希望妨礙了適應過程。

總結

要降低以上的偏差,可以通過考慮負面因素、讓配偶來做校對、多睡一會、保持心情快樂……得到改善。更重要是了解生命的價值,有決心和毅力重新調整生活。很多錯誤是把時間都花在原來一直做的事情上,卻沒有花在下一步如何做。

“能讓人感覺快樂的,不是你在哪裡生活,而是你在怎樣利用你的時間。”



個人想法

這本書與《快思慢想》的內容相近,分析各種人類沒有察覺到的慣性錯誤,所以這世界最不可靠的是自己大腦發出的第一個聲音和反應,往往都被情緒或衝動所控制,並不理性的。

想起以前自己工作上錯誤時的糾結自責,再不然上司口頭禪“源頭的錯”,把所有的責任都壓在身上,放大微小的錯誤,事實上有些錯誤根本不是提醒12分精神就會發現問題,如果有的選擇,沒有人會願意讓自己犯錯,踐踏自己的名聲。

現在不會再用這種大腦上的慣性偏差,來懲罰自己或別人,心情舒暢許多,可以把焦點放在更好的地方。喜歡總結的最後一句話,把它改成自己的版本。

“能讓人感覺快樂的,不是你不再犯錯,而是你把焦點放在進步中。”

Thursday, December 27, 2018

《MMs記憶管理》


平時看書都是三部曲:看得入神心滿意足內容遺忘。這兩年看書多了一個步驟,看到喜歡的重點會逐字打進電腦/手機記錄起來,過程是相當耗時的,消耗精力的東西通常不持久,很快又回复到前面三部曲,看過無痕。

今年發現讀書圈子的人看書很有系統,筆記很條理,主張抱著問題有目的的看書,看完的書可以運用及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在這大發現後,覺得自己不能停留在看書三部曲,不然在消磨時間,卻沒有收穫。

配合想要解決大腦問題,逐步改變看書的種類,11/12月借了6本書:《MMs記憶管理》、《錯覺》、《心想事成的秘密·吸引好運的22大法則》、《創意是一種習慣》、《訓練超級腦力的6項素質》和《陳光超強邏輯式記憶法》,大部分和大腦/記憶有關,解決了我困擾多時的記性不好困惑。

看完最後一本《陳光》的書,更覺得選對書很重要。對的書會糾正過去一直擁抱的錯誤觀念,會讓你覺得未來真是美好及值得期待。為了這本書的啟發,決定在2018年結束前,善用這幾天,好好寫下這幾本書的重點,希望能夠在做筆記時更牢牢記住它們。



MMs記憶管理》J博士

之前看過幾本有關大腦的書,大部分理論為主。這本書是實做工具書,很有系統地按步驟教導如何運用不同類型的記憶法。原來健忘不是記性不好,只是把資料存放在感官記憶或短期記憶裡,才很快就忘了。如果懂得用對的方法,存放在長期記憶裡,這輩子應該都忘不了,就像沒有人會忘記自己或父母的名字,除非腦部受傷。

1.熱身:先活化腦力,訓練觀察力、深化力及聯想力。

·情景式觀察:掌握顏色、感受、聲音和空間
把五感加注在很平面的東西,馬上變立體,就容易被記住

·自我發問,增加圖像清晰度
右腦是存儲長期記憶,而圖像、想像力、顏色、空間、整體、節奏都是存放在右腦。畫面越清晰就越容易被回想得起。

·曼陀羅式思考-聯想力訓練
把抽象的東西轉換為具體,就產生新的聯想,不僅能活化右腦,也有利於圖像轉換

2.開始基本功
記得腦力活化核心原則:圖像(五感轉化)、連結(誇張、趣味、卡通、情境)和順序(栓釘法)

·栓釘法
預先在記憶力替身體或環境標好號碼,然後把想要記住的事情跟著秩序,通過聯想方式(用誇張、趣味、卡通、情境聯想)釘在上面。只要想到身體某部位或某個角落就會勾起釘著的資料。

身體栓釘法可以記住20件,環境(8個房間各按5根釘子)可以記得40件,諸如此類。

3.記住文字
·兩兩相連法
若要記得10個或100個事物,先單獨一對一各別串聯,每個事物之間像鎖上一個環。

永遠只記兩物件,只對兩物件做連結,連結時用誇張、趣味、卡通與情景4原則。

甲與乙(連結)-乙與丙(連結)-丙與丁(連結)……

·故事聯想
大樹、棒球、醫生、鴨子、氣球、巫婆、手槍、奇異筆、超人、三輪車

有一顆千年大樹,直挺立在巨蛋棒球場的正中央。樹上住了很老的醫生,他在樹上養了白鴨子,鴨子頭上綁著紅氣球。住在樹下的壞心巫婆,拿出一支手槍射破氣球,氣球竟然廢除一個咬著奇異果的超人,他的腳正踩著飛天三輪車。

盡量動態化!誇張!替代作用

·諧音法
中南美洲八國-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巴拿馬、哥斯大黎加、貝里斯、墨西哥

口訣你傻瓜,紅八哥,背墨黑

·找關鍵字
若要記得文章,通過5W 1H找出關鍵字,然後圖像化這些關鍵字/把抽象詞運用曼陀羅思考轉換為具體圖像/用諧音法產生圖像。以圖像記住內容。最後再用兩兩相連法,把圖片記憶順序記得。

4.記住數字
·製作自己的數字標籤
先替0-10000-090000000 每個數目轉碼成圖片,可以用諧音或形狀設計。
如7834562=78(青蛙)+34(沙士)+56(洗髮精)+2()耳),用已標號的4組不同照片記得。

5.心智繪圖
原則:俯覽全貌/整合記憶/掌握少數關鍵/系統脈絡/手寫記憶/圖像記憶

步驟1:極速閱覽
3次極速閱覽,找出關鍵字,並在有限壓力下把找出的文字產生鮮明圖像,再產生超強記憶力和理解力。善用曼陀羅訓練,轉化虛實。

步驟2:去蕪存菁
抓重點,選擇能代表或提示該段或該篇文章的關鍵字。幫助回憶該段重點

步驟3:分類整理
從找出的關鍵字分類逐一歸納。

步驟4:繪圖
準備細筆/粗筆/不同顏色彩筆/熒光筆

主題在紙中央,整理之前收集的字詞。以每個概念一個字或詞表達,不超過7個字。分支概念寫在一條線上,各分支線要互相連接。

主題擴散到分支(主枝幹)不超過7個,每個主幹不超過3/4叢,繼續第34層分支。
遊覽7次,每次7秒,快速複習,並用栓釘法把圖像化的脈絡和重點幾下,安置在栓釘上。


最後可以在腦中憑空還原剛才的心智繪圖,進而回憶起所記的文章和企劃內容。

6.極速閱覽
快速的字群閱覽,運用右腦,只見圖不見字。再配合心智繪圖,有系統歸納及整合資料。
7.記人名面貌
先把名字聯想成圖片,再兩兩相連,然後找出對方面貌或身體特徵作栓釘記憶

看完這本書,真心覺得學校應該教授這科目,才不會繼續要求學生死背資料,勒殺學習樂趣,對很多人造成永遠的傷害。

個人運用:

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大腦有得救了,不再是見什麼聽什麼,下一秒全忘光的窘境。看完很有衝動上網買一本收藏當工具書,隨時可以翻閱加強練習。隔了一個月,忽然覺得沒有必要買了,我要對自己的大腦和筆記有信心,不能老是依賴可以方便搜查,就不必把東西記在腦裡的壞習慣。

目前嘗試用記住數字的方法,上面那組7834562是另一本書看到的,隔了一天還記得。平時這些數目字就像雲煙,一吹就散不留痕跡,證明方法是很有效的。不過,因為一開始跟著書本給的圖像範例標記數字,可能國情不一樣,有的圖像就是無法和數字鎖在一起。看來要重新編制過專屬自己的數字圖像才行。

(待續)


後記:

決定把這些商用/知識性或工具書書的觀後感只寫在這裡,讓自己溫故知新,避免在臉書佔別人的空間。因為這個決定,忽然覺得部落格可以復活了,可以繼續暢所欲言,不用回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