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3, 2012

夢醒時分


那晚夜很深了,公司已經空無一人。我還在努力收拾著個人辦公桌的各個角落,有的物件披上一層灰塵,顯示它的不滿,有的紙張泛黃,顯示它的老去。

我像準備入獄的囚犯一樣,把世俗的物件一一脫下,放在大信封內,然後封住那快10年的記憶。

收拾乾淨桌面和抽屜,要帶走的物品裝滿了小盒子和袋子,像是切斷過去的一切人與事,不再有任何關係。雖然人還在那個真實的環境,但經歷過的點滴已經變得幻影,再也抓不牢。

還記得10年前懵懵懂懂的闖入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初期很多的挫敗感,後來慢慢適應,到後期感覺麻木及厭倦。

這些日子不乏有趣的時光,新奇的活動、無聊的吹水、苦悶地等待、飆冷汗地趕路、頭皮發麻地趕稿……五味雜陳。

準備遞交辭職信前,每到一個場合都拍了一張照做紀念,才發現這樣的工作對很多人而言,是多姿多彩的,是想要窺探的。我也算是滿足了當年的好奇心,探索到這份工作的奧妙,也理解為何它能讓很多人都一直眷念着。

不過,讓我不捨得不是這些看起來多姿多彩的工作,而是在工作期間一起合作過的同事,有的共事好長的時間,有的相處時間不長。人來了又去,已經不記得每個事蹟的準確時間。不過,曾有過合作愉快的感覺還在。

收拾間找到一盒還沒派完的名片,人走了將會變成舊名片。不懂自己當下為何變得有些磨蹭,臨離開前把名片和小字條留在每個同事座位上。

終於,可以抱著盒子,打開樓梯口小門,頭不回地走出去,把漆黑且空蕩無人的辦公室留在後頭。雖然當時夜很深,皎月掛在一角,無烏雲護送。

當晚做了一場很長很長的夢。夢醒了。

現在,準備再做另一場夢。是美夢抑是噩夢,未知。


×××

Tuesday, April 10, 2012

老朋友●动地吟



尽管有点懒,下班时老天还下滂沱大雨,但人最终还是出现在孝恩园。

为了游川,为了傅承得,不想错过407的动地吟。两位诗人,曾让不懂何谓诗歌的我喜欢上短小精悍的小诗。

这一晚,看着傅老模仿游川的神情,有点激昂地朗诵着《五百万张口》,仿佛回到那一年,1999年。在槟城的一个小礼堂内,听着游川雄浑的声音朗诵《五百万张口》,那样的触动。



诗,总让人觉得像一只猫,有时让你看得明白,有时让你抓不着头脑,有时矫情,有时豪迈。不过,动地吟让诗变成立体,变成动感,变成动人的歌曲。诗变成实体,不在那么飘渺及距离感。

这一晚,夜空很晴朗。听着每位诗人的对白和朗诵,一行行的诗句在他们身后的大荧幕上跳跃。周金亮的吉他声,手集团的表演,舞者舞动着身躯……加上远处在大道上车辆呼啸而过的配乐,这一晚,好深刻。

夜很深,看着舞台上的众人高高唱《老朋友》,对着墓园内睡着的老朋友:游川、姚新光、陈徽崇和陈蓉致敬,有无限的感慨。

我想,现场最多感受的非傅老莫属,瞧见他多次向老朋友的方向高举酒碗,人生能结识真有肝胆相照的老朋友多幸福的事。

写到这里,文字已经失效了。一句话,还好没有错过407动地吟。

老朋友-游川(11.8.1975)

老朋友
你打老遠的地方
抛棄了欲望
回到我的家門旁
喝碗熱騰騰的稀粥吧
雖然沒有驅寒的燒酒
沒有取暖的爐火
要知道,這是我最好的了

若你已倦於漂泊
飽經世界的廣闊與深奧
且垂首
睡在我的懷里
像一串成熟的稻穗
睡在稻香里

要知道,這是我最好的了






***

Wednesday, April 04, 2012

當證人的日子

證人的生涯,還真是不錯的體驗。這裏就不提案件,免得說多錯多。

不過經過這幾天,才知道證人不容易當。整理後,覺得證人必須準備幾個事項。

1.必須預先足够娛樂自己的材料,如書本、mp3机、智能手機或手提電腦上網,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幾時才是你出庭供證的時刻,可能等上幾天。
除非你很想面壁思過,要思考一些困擾的問題,那這裏絕對可以幫到你。

2.必須準備好外套,因為證人室的空調一般都會調得很低,而且你不可能有機會把溫度調高,因為總會遇上怕熱的人。如果真的很多證人擠在一間房間也不怕,那外套可以用來霸個風水位。

3.必須吃好早餐。不要因為律師説你必須9點到,就趕路到法庭后錯過了早餐,因為開庭的時間永遠會比律師説的遲,而且也未必輪到你供證。

4.如果你準備用華文作答,請確保你也稍微懂得一些英文,因為未必每個通譯員都是全職通譯員,分分鍾分配到一個臨時找來的,不懂得翻譯律師的問題,可能還要勞煩你翻譯給他听。


5.如果法庭受不了通譯員翻譯無法有效翻譯耽擱盤問進度,而在內庭要求你用英文或國文供證,麻煩你堅持立場要通譯員,除非你很有信心可以立刻回答律師尖銳的問題。否則,通譯員翻譯時,你可以思考答案,又不浪費法庭的時間。

6.要練習你的簽名,因為到時候法官、雙方律師都會向你索取簽名(證人書),你會很飄飄然而來不及反應,而把自己的名字簽得好難看。

7.如果已經宣誓供證,必須確保你把自己當成啞巴。
就算中間休庭5分鐘,也確保你沒有讓對方律師看到你和任何人說話,不然被法官嚴厲警告,那是你自誤。如果午飯時間,那請你用比手劃腳方式點菜,不然嘴巴動就算違反宣誓了。多嚴重的罪行,請注意。

8.麻煩你也要熟讀律師之前幫你準備的口供書。對方律師交叉盤問時一定會問你幾時準備口供書,而你也會大言不慚地説幾時準備,忘了其實主要是律師寫好,你只是負責確認沒寫錯。
如果你忘了口供書的答案,被對方律師盤問而出現答案不一致,那會被視爲唬弄法庭,罪名可大呢。

9.如果事民事案件證人,耗了幾天才供證完畢,可以厚臉皮一點,向律師要求更高的證人費。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因為精神損失也需要補償,况且對方因為你的口供可能獲得賠償數千万零吉,給你多幾百塊也不過分,也不算是賄賂。


10.如果可以,勸你還是打消當證人的念頭,因為若你一晃神,分分鍾被律師的問得招架不住。何必浪費精神和那些靠嘴巴和腦筋吃飯的人斗智呢。傷神啊!

說完,閃人。


Sunday, April 01, 2012

愚人节

10年前的愚人节
是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开工日。

记得之前拿录取信时,人事部说4月1日上班。
我说,愚人节喔。
对方说,愚人节不是公共假期耶。
那也对,只好愚人节开始新的上班族生活。
最后这段工作也只维持不到三个月。

10年后的愚人节
在地上捡到一颗苹果,相信吗?

Sunday, March 25, 2012

濕地行

國家動物園在過去10年內,去過至少有3次,覺得那裏的動物毫無生氣,缺乏吸引力。

這次選擇去paya indah wetland,主要爲了這鎮館之寶-河馬。

剛到河馬池是,這兩隻河馬忽然馬上轉身走了,我們急得在原地呼喊。不過它們走到不遠處就停下,接著發生了尷尬的事情——河馬跑去尿尿大便了。


哈,解決了二急后,其中一隻河馬就馬上回到我們的面前,直接張開大嘴,嚇壞我們。我們也好像三八佬,第一次近距離看河馬,被它那怪趣的動作所娛樂。

還好準備了9粒木瓜,咚,木瓜順利投進河馬的大嘴巴里。


哦,顧着喂饞嘴的河馬,忘了旁邊的小河馬。它被忽略,很無趣的在旁自己啃起干葉子,怪可憐的樣子。索裏里,還好最後有察覺你的無聲抗議。

好啦,河馬吃飽了都回到湖內,只露出兩隻眼睛,感覺像驅逐我們離開。那只好轉移到後面的鶴和鵝池。

說真如果沒有看到鶴和鵝,還以為是廢池,因為水的顔色有夠污濁。就在我們対池水評頭論足時,兩隻鶴擕伴游著,橫渡對岸,到草地后再拍拍沾滿白羽毛的污迹。


離開那裏,轉區下一站,鰐魚池。池好大,還沒靠近圍欄時,只是隱約見到兩三條鰐魚躲在水裏。不過看清楚后,發現每個水面上出現的小漣漪,下面都應該有一隻生物。


鰐魚讓人沒胃口,還是走去對面的蓮花池,感覺比較祥和些。鴨子成群在池上游泳,多讓人羡慕的畫面。


蓮花池旁有片迷妳竹樹,有好多自由走動的鵝、鴨子。它們很合群,而且有秩序的,一個跟著一個的從竹林走到蓮花池,真是賞心悅目。


在迷妳竹林中,有隻鴨子品種,真的讓人看了很多問好。為什麼它的臉上那么多紅色的痘痘?
感覺就像阿妹演唱會,忽然看到穿著大紅色衣服及造型的阿密特現身一樣,嚇人。


雖然濕地很大,但能够讓人停留的點并不多,大概1小時半就可以拍拍屁股離開了。

也許當年被指白象計劃,却是有根據。




Tuesday, March 13, 2012

墓园



那天来到宽阔且风景极美的墓园,心里有说不出的平静,可能是环境幽美及寂静所致。当时,确实觉得人死后能下葬在这里,也是一种福气。


来到墓园总会勾起很多记忆,想起祖父的墓地,想起课室百叶窗望到的墓园、想起半夜经过的墓园、想起那年参观过的各宗教墓园、想起二战后的墓园、想起三五成群地结伴参加义山行……


也许很多人会害怕墓园的阴森,但我却觉得墓园是充满生机的地方,树木花草特别蓬勃。


从墓园离开时,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若以后有机会到台湾,一定要去雨生园拜祭这位英年早逝的音乐天才。也许没有机会看到他现场唱歌,但这些年都有他的歌陪伴,觉得他好像不曾离自己太远。


最近看到“动地吟”首次公演选择在墓园举行的消息,真的蠢蠢欲动。那墓园葬着我欣赏的本地诗人-游川。


10几年前的动地吟看到他豪迈地吟诗的声影,以及听着他那一针见血的小诗会心一笑的一幕。如今少了游川,动地吟似乎变成纪念日,但希望自己不会错过,因为不知道下一场动地吟又会少了谁,或是下一场动地吟须隔了多少年才再举行。


墓园,真的不可怕。它,让人思念及缅怀过去的地方。


***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2

离开与留下

活了一把年纪,忽然发现自己拥有很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些年,不管在哪个地方或阶段,身边一些人离开总会留下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丢之可惜,所以辗转地落在我手里。

当然这些物品到我的手里,很大的因素是因为我还留在原地。我想,如果留下的人不是我,也许就不会落到我的手里。

在想拥有这些东西,不懂该不该对此感到开心,还是觉得悲哀!

记得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考试结束,所有人都整理行李准备回家乡了,留下我一个人望着空荡荡地屋子,他们走时留下了挂在客厅上一个简单不值钱的时钟,还有一个水桶。

一直到后来,我搬到别处了,我也把这个收藏了2年回忆的时钟带在身边。现在让它靠在某个角落当装饰品,没让它操劳转动,没去想要不要丢弃它。

现在也不时更换屋友,搬离的屋友都会留下可能我用得着的东西。现在还收着头盔、书本、保温包。

在工作上,更是人来人往,已经数不清多少人离开。每个人离开的人都有很多东西要丢弃,当然都不会都把东西往我这里丢,毕竟我可不是垃圾桶。

不过,倒是收下了几样东西。数一数有:秋天的风留下的3本联络簿、阿露留下的电话垫(不知塞到哪里)、拍拖女人留下的记录本(寄放好几年了,该收存放费)、幸运女人留下的厕纸(给我用完了呵)。

应该是这样多吧,其他的恕脑袋记忆体有限,不记得了。

下次如果真的轮到我离开,我可有很多东西可以留下。两盆快枯萎的幸运竹、按摩敲打器、一对手套、巴勒斯坦围巾、童军领带、保温杯、一堆翻译名字资料、一本工作手册,看谁要认领咯。


***

Saturday, February 11, 2012

放在心上

这个星期有很多的事情交错发生,出席了不少的活动,似乎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心情和想法。

原本想写苏丹街、想写大宝森节、想写下午茶、想写夜晚、想写朋友,现在却一个字都写不出了。

也好,一些记忆真的只能亲身体会,无法言语。

放在心上好了。

****
(好像在骗写贴数目呵)

女儿与母亲

昨天有个中年妇女带着年迈母亲到医馆看病。

我到医馆时,她们刚好从房间走出来,坐在沙发上等领药。

我坐在她们两母女的对面,偷偷地打量她们。

忽然做母亲的指着我问其女儿,“这是你的女儿吗?”。

女儿轻声回答:“不是”。

做母亲的又指着旁边在嬉闹的小孩问到,“这是你的女儿啊?”

女儿没有出声,只是垂着头轻轻摇着头。

当下觉得坐着听她们的对话,很不好意思,就站起来走到不远处。

没多久又听见做母亲的问,“你的母亲在哪?”

过了片刻才听见女儿有点难过地回答,“我的母亲就坐在我旁边,但什么都不懂,只懂得乱乱讲话。”

当下脑袋嗡嗡作响,想到很多画面和很多的无奈。好想逃离现场。

****

Friday, February 03, 2012

白费力气

下午5时到夜市,经过第一个档口时,发现周围的小贩目光落在前面一个人身上。

原来卖曼煎糕的小贩把一桶调配好的面粉糊从车上卸下后,移开车子时不慎把桶给撞裂。浓白色的面粉就从裂缝中溢出来,泻满整个地面。

他一脸错愕,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把破裂的桶移到旁边,然后对着满地的面粉糊显得不知所措。

旁人很同情地问他,还有准备其他的面粉糊吗?他摇头说,只有一桶。

这时,有人开玩笑说,过来新年第一次摆档,就做不成生意咯。他苦笑回应,没关系,落地开花,新年快乐嘛。

大家嘻哈一声,然后把目光移走了,剩下可怜的他想着要到哪里借清洗用具,清洗掉他一整天该有的酬劳。

一桶面粉就是一整晚的收入。真是欲哭无泪啊。这就像我们写好一篇文章,准备发送出去时,却不小心删除掉,找不回一样。

心疼,因为白费力气。 更多时候是心疼自己,因为我们都爱自己多一些。

***

Monday, January 30, 2012

深刻

好久没试过对着电脑写了又删
就像以前用纸和笔写些文字时
不满意会把纸揉成一团重写
今晚真的忘了删除多少次断句
因为一直无法把心中“深刻”的感受写出来

真的,不是感受不够深刻
反之是过于深刻
深刻得只须闭起眼睛就能感受到
若再用文字书写就显得矫情造作

如果……
那颗心还能用力噗通噗通跳动
嘴角还能有弧度及弹力往上扬

鼻尖还能感受一呼一吸的暖意
眼框还能盛装着有温度的水分
脑袋还能感性理性交替地合作

这样地活着,已经够深刻了!


最后还是没办法把深刻感受写出来
那也好,就让它继续发酵沉淀
有一天当它愿意化作文字时
也许是一句句的谢谢和对不起

夜了
双眼合上
在颠覆的空间里
继续寻找深刻的感受
晚安。

Thursday, January 19, 2012

小孩過新年

今天想起一個小孩過新年的故事。

那一年,小孩対新年仍有期待,期待那個讓他念念不忘的菜園及与家人爬山的時光。

新年怎麽會扯到樹林呢,原來小孩的祖父就住在山上,有個菜園。菜園是梯級式,每一層有個小水池,灌溉用途,旁邊則種着不一樣的蔬果,有白菜、菜心、辣椒、茄子、水翁……還有他記憶里最深刻的玫瑰,因爲他曾不小心穿梭在玫瑰樹時,被玫瑰刺紥傷了手臂。

他也想念著菜園旁的果樹,那裏有者他喜歡的水果,榴蓮、紅毛丹、山竹、波羅蜜……。當然以他當時的身高,要摘這些水果都要別人的幫忙。但他總喜歡看著身邊的大人親手折斷樹枝,把一串串的紅毛丹遞給他,然後他可貪婪地放進口裏。

他最快活的時光就是在菜園內四處亂走,直到大人們在祖屋旁大喊吃午飯,他才与其他小孩從不同的角落回到那熱鬧的客廳。

他也想念著那些女人在厨房弄了老半天的團年飯。他無法記清誰在烹飪上貢獻最大,他也不記得不諳客家方言的母親是否幫得上忙,他只想念著幾代親人一起吃午餐的快活,雖然那時的他只能和其他年齡同桌,另一桌大人則談著他听不懂的話。

這樣快活的時光通常會延續到傍晚,他和家人才會趁著太陽未完全消失前,再穿梭樹林小徑回到那黑漆漆的柏油路上。


那一年,小孩対新年仍有期待,他一如往常地活力十足,常常就是爬在最前面,通常在後方的是脚力不好的母親。這個排序幾年來都不變。

那次除夕,他一樣沉醉在他綠色夢境里,好不快活直到離開祖父家。他的快活,旁人看得出來,因爲他總是無法安靜地走路,會奔跳。

小孩清楚記得那天回到柏油路時,天色已暗,路上沒什麽車子,而他還是很不安分地從左邊馬路到右邊馬路,然後再從右邊回到左邊。

當他帶著很開心地心情往家的方向走時,忽然眼前一黑失去知覺,迷迷糊糊中感覺很多人在他身邊晃動,直到他睜開眼睛,卻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很寧靜的空間。

他發現自己躺在病床上,在旁的父母用著很難看的神情看着他,他過于內疚,也不記得當時父母有沒有責備他。一直到過了探病時間,父母離開后,他一個人忍著身上的傷痛,躺著回憶起那個該死的摩托如何在他已經越過馬路后才撞他。

那是他第一次不在家裏過夜。接近午夜,外頭砲竹聲四處想去,但他却聽見不遠處有兩個護士的對話。對話內容大意思:那小孩真可憐,新年却在醫院過。

他的眼泪不聽使喚,弄濕了枕頭。他爲自己在醫院過新年感到傷心,也爲父母在新年要奔走醫院感到內疚。他最終還是累得睡著。

他的新年就在醫院度過,直到初五才回家。因爲他,家人那一年的新年過得挺荒凉的。自此,每當新年都會讓他心裏抽痛,總會有人提起那一年的除夕。

不過這事情也只困擾他3年,之後祖父去世,大家庭分裂,從此他的除夕不再有菜園,也不需要再聽到母親向父親埋怨,山坡好傾斜。

後來,小孩漸漸長大,那段菜園的記憶也漸漸褪色,被壓在生活了,然後被遺忘了。

去年,回鄉過年前夕碰到魯莽駕駛的司機,導致自己翻摩托,頭撞地那一刻,覺得自己好像活不了,還好最後沒大礙,不用住院。想起自己和那小孩的遭遇有些類似,差別在于那小孩身邊有家人,而自己却是一個人負傷躺著。

人總是需要靠一些特殊事件,來記起生活的細節和美好的回憶,而往往這些特殊的事件都不是好的事情。真是矛盾的人生。

***

Thursday, January 12, 2012

攀岩墙

(照片取自网络)

在环球电影城,有很多好玩刺激的玩意,令胃和心脏翻转的各类过山车,趣味的4D电影,真人表演电影,电影卡通人物现身等。

众多的玩意中,个人对琥珀攀岩墙(Amber Rock Climb )念念不忘,那不是因為自己很在行,也不是因為轻易攀到6尺高的顶部,总之是相反的。

当下发现电影城有这玩意时,特别惊喜,那些过去看到一些攀岩墙高手轻易征服峭壁的报道就闪过脑海中。

眼前刚好有位小孩轻易完成任务,我和Forest没太多犹豫,就付了钱等候攀岩。在等待期间,感觉应该解放身体多余的水分,跑了厕所一趟。没想到,不到10分钟的时间,Forest已经攀完岩墙。

在错愕及来不及研究攀爬策略前,我就被迫套上安全配备,然后安排在最左边爬道,双手及双脚已经没有选择必须踩上岩墙上。现在回想这部分,都觉得头皮发麻。

前面2、3步是挺轻松及得意的,因為有明显支点可以牢握及踩着,但好戏总是在后头。在高度距离地面三分之一时,就发现自己开心得太早,开始找不到支点讓自己往上爬。

指挥员在地面不断給指示,往左或右边攀,可是当时脑袋已经挤不进这些语句,就四处张望,自己找出路,甚至越过界攀到隔壁爬道的支点,然后再回到原本的track。

爬到中段,一直支撑著身体重量的手臂已经酸痛,俯在岩壁上喘气。在这时候,不经意的往下看(虽然指挥员一早已提醒不要往下看),发现自己距离地面好高,心里有点慌,也瞄见有人在偷拍照。

此时,又听到指挥员説,左脚伸直,移到左上恐龙肋骨上的间隙,这时已经没什么力气,只好照办,可是那间隙太浅,似乎支撑不了我的体重。卡在那里好一段时间,一直寻找其他支点,手臂越来越没有力气,心里很懊恼,好想对指挥员大喊“let me down,i give up”。

其实,我的懊恼是多余的,因為只要我稍微往上移动,地面的指挥员就会用力借由安全装备,把我提升到更高位子。可是我这死脑筋就是要靠自己的手臂力攀爬上去。

说真,后半部的攀爬过程都是在脑袋发麻,手臂酸痛,小腿乏力的情况下慌乱无序地完成。我已经无法记清每个细节了。只知道当手触碰顶部的铁环时,感觉好像发了一场噩梦一样。

指挥员准备释放我到地面时,叫我松开双手,我还紧握着铁环,深怕自己一松手就没命。回到地面的感觉是四肢瘫痪,站不稳,全身无力瘫坐在椅子上歇气,胃也开始在翻转了。

整个攀岩墙过程,最难为我的指挥员Clarence,一直hold住我好長的时间,而我离开前已经忘了要跟他道谢。

后来的后来,才知道不同track的难度有别,我怀疑指挥员陷害我,讓我爬难度高的爬道。(自我安慰一番)

问我下次有机会还想攀岩墙嗎?应该还会。整个攀爬过程就像进行一场心灵交流,发现自己原来都不怎么相信别人的指点,只是默默地自己寻找出路,那无助感是自找的。

~~~


Wednesday, January 11, 2012

妹力无敌


这阵子有好几位重量级歌手在大马开演唱会但全都没去,反而选择到新国参加阿妹AmeiZing世界巡回演唱会。

想听阿妹,最主要是阿妹的歌记录著曾经白衣篮裙的青涩岁月。阿妹的15年,有高潮有低潮,有快乐有悲伤,而自己的15年也何尝不是一样,浮浮沉沉,迷惘清醒,笑涙参杂。

在那很年轻的日子,追星听歌是从家里及念书压力中解脱的出口,讓自己在音乐及歌声中沉醉。
虽然那个年级没有经历阿妹情歌里悲伤痛苦分离的情绪,但阿妹的歌声有股力量,讓心中任何伤口都能痊愈。

后来渐渐长大,自己也不再依赖音乐治疗心情,阿妹的歌声变成年轻回忆的一部分。直到这一两年,听歌再次成为生活和心情的调剂品。过去听歌的记忆常在脑里攒动,有时免不了要回忆及感伤时间流逝。

坐在体育馆內,听着熟悉不已的妹声,看着绿光在黑幕中闪动,仿佛像繁星点缀的穹苍,曾经记忆和当下的感动都变得永恒。

阿妹听着全场大合唱时的感动,我都能体会,那感觉就像隔多年后还有人在身边陪着你继续走着人生的路,哪怕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的朋友。

当晚的43首妹歌,最终还是会唱完,但当晚沸腾、感动、搞趣及无聊等待的细节,我都想牢记在心中。





这首歌《记得》送給14年前曾陪我一起看阿妹Bad Boy音乐会的同学

也送給14年后陪我一起看15周年演唱会的年轻朋友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梦。现实。死亡。

游戏可以不断晋级,原来发梦也可以。

我常发梦,就算午睡小睡都可以做梦,梦醒后就会觉得很恍惚。有时还可记得一些深刻及特别的梦境,醒来时会有数秒钟想不起自己身处何处。

印象最深刻的是N年前,一直重复做着同一个梦,每次和梦境的人拉扯打架,可是最后对方按了自己的一个死穴后,整个人酸软无力倒地,毫无招架的能力。

醒来后,觉得自己身体乏力,感觉死穴真的被人用力按过。

我也曾试过发多层次的梦。梦见自己睡着了,然后在发梦,至于梦什么忘了。只记得要真正清醒前,是第二个梦醒来,再到第一个梦,和电影的情节很相似。

昨天午睡时,发梦更晋级到另个层次。现实的自己在梦境里饰演“他”,而梦境里的“我”在现实里不认识的人,“我”和“他”之间角色对调。醒来后,觉得这梦很诡异。

我在想,死亡是否像在发一场没有结束的梦,人在梦中永远醒不过来而已。

想想,如果真的是这样,也没什么好怕的。

Tuesday, December 13, 2011

要记住

2011年就快走入历史
这一年的笑与泪、乐与悲、感动与麻木、闲与累、清醒与迷失……
每一刻的发生,我都想牢牢记住。

我要记住与昔日家族朋友的小聚时光
我要记住与她并肩走着聊天的漆黑夜晚
我要记住看着他病情起落而不安的时刻
我要记住那个让我熬夜的晚上
我要记住第一次看着她站在舞台上的悸动
我要记住与她们一起年轻快活的样子
我要记住第一次饿着肚子30小时的滋味
我要记住她不断纵容我的无聊和给予的安慰
我要记住他们曾经陪我度过年少无助的岁月
我要记住上课无聊和有趣的日子
我要记住身边的她们~


希望2012年也是我想记住的一年。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未央歌

终于还是看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情套在马来西亚的校园生活是格格不入,但还是戏里的年轻氛围所感动。年轻可以很幼稚,很放肆,很冲动,很单纯,很含蓄。

看着沈佳宜站在学校舞台上念着毕业演词,配着毕业歌,难过起来。想起十多年前的毕业典礼和那些一起毕业的同窗,青春岁月早已不复存在。

这些藏在深处的记忆如今像被盗墓者挖掘出土,零零碎碎的,洒落满地。恕我无能力再捡起这些记忆,让它完整拼凑。那些年轻的笑声和容颜早已融合在空气中,好轻好轻,一碰就散去。消逝。

看完这部戏,忽然想起鹿桥的《未央歌》。如果也能拍成电影,将一样感人。只因为青春和年轻,在你我心中永远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电影。

以前还在念书时,努力想征服《未央歌》,却怎么也看不完。一直到大学毕业几年后,再重新翻阅这本书时,看得满是泪痕。我读懂了它。那是成长的感慨和无法避免的改变。

也许就像黄舒骏在《未央歌》的歌词提到一样:你知道你在 你知道你在 你知道你在寻找一种永远。

“永远”是大家一直都在追寻的。很无望,但也是充满期望。

~~

Friday, November 18, 2011

戒沙发

已经不是第一次,午睡后冒冷汗。
试着努力睁开双眼,努力摆动四肢,努力翻转身体。
当用力让自己爬起身时,发生躯体还是躺着,留在原来的姿势。
这印证灵魂是无重量的,而躯体是很沉重的。

有时心里会嘶喊,“我要醒来,我要醒来”,但多都徒劳无功的。
有时会想,如果我就这样在睡中死去,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梦中死去很安详。
对不起,一点都不会安祥,因为看着自己的躯体造反,却无能力反击。
如果仔细看,一定看得出脸部肌肉扭曲,有过挣扎的迹象。
那是惨痛的惩罚。

挣扎许久,终于让自己爬起身。
醒后都会恍惚,自己还活吗?
既然还活着,那下次要戒沙发睡午觉。
可是……沙发的诱惑力太大了
噢,戒得了吗?


~~~~~

Thursday, November 03, 2011

童话、梦与生活



童话是这么写的:



从前有个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和妈妈住在深山里

有一天小女孩在玩乐时,来了一只大野狼

大野狼对着女孩张开大口

女孩拿出手上的饼干对着大野狼说

“我把饼干分一半给你,我们做好朋友好吗?”
最后女孩和大野狼做了好朋友。



小孩童年时总会听到很多美好结局的童话,但年纪渐渐长大,接触现实及残酷的世界,才发现美好的结局多半是留给童话。


现实中,要钱就得自己努力工作赚,要友情就得自己真诚的付出,要爱情就得靠努力经营……没有东西是从天而降,或是凭空而来。


《梦游3D》贯彻了童话、梦与生活三个轴线,刻画出虚与实,美好与丑陋、光亮与黑暗。戏里除了死亡是摆在眼前的残酷事实,其余的童话、梦和生活都可能因为客观环境及主观意识而出现变数。


童话,我们可以随意的编改。我们大可安排让女孩吞下饼干,像大力水手一样,力壮无比打败大野狼,也可以安排超人出现,打救女孩。只要你心中对美好抱着一丝希望,都可以替童话结局画上美丽的句号。


梦亦是如此。美梦和恶梦交织着,有时梦境逼真得分不出真实或是梦一场。醒来,还回想那是梦抑真实存在的画面。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忘掉那些可怕的梦境,而选择性记得美梦;有时甚至睡前抱着美好的想象入睡,期望把梦境化为现实中渴望出现的画面。


生活中,人们会寻找着心中所谓的美好生活,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期望,如饥民渴望食物、上班族渴望休息天、老板期望财源滚滚、严酷气候时会期待雨天……哪怕是直接与血淋淋的现实对照,闪过念头中总有美好的结果。


在童话、梦与生活环环相扣,虚实、美好及光暗混杂在一起。有时童话就像梦和生活,而梦有时也像童话和生活,而生活有时也充满着童话和梦。我也搞不清。


结局真的不只是挖出尸体或是凶手被抓。哪怕再美好的生命结局,也离不开泪水和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