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朋友分享曾在广州尝过的荔枝品种和观看电影<长安的荔枝>后的联想,隔一天又让我刷到有人分享同名小说,才知道原来电影改编自小说。看来老天明示我别错过它。
问题来了,要选电影还是小说?坐在大荧幕前两个小时就能看完,多简单,但不是我的风格。我点开购物平台下单,等它漂洋过海,再等快递送上门,然后花几个晚上慢慢翻到最后一页,发挥主角李善德那股“小强精神”。
故事主线是小吏李善德被迫奉命将新鲜的荔枝从岭南“快递”到长安,以满足圣上讨好即将生日的贵妃。荔枝三日味变,在没有冷冻技术的古代,几乎不可能完成五千里路的鲜荔枝运送。
单纯的李善德拼老命完成差事,却卷入一场牵动官场、商家和百姓的权力游戏,身心俱疲,最终还被人陷害。要是换作我,大概一开始就认清形势:先休妻免祸及家人,再趁机捞一笔油水跑路,去偏远地方游山玩水,躲开斩首😅。
看书的好处是文字能唤醒五感,有时比电影更深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节录一段主角第一次尝到阿僮种的荔枝:
“阿僮家的荔枝个头大如鸡子,他按照她的指点,按住一处凹槽,轻轻剥开红鳞状的薄果皮,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颤巍巍的,直如软玉一般。他放入嘴中,合齿一咬,汁水四溅,一道甘甜醇香的快感霎时流遍百脉,不由得浑身酥麻,泛出一层鸡皮疙瘩。”
读到这里,我也差点全身酥麻😆
不过看书也有坏处,就是会让我忍不住停下来翻地图,研究主角现在走到哪。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书里附送的地图没有标出李善德测试的四条路线和最后运送至长安的路线,害得我好想重画一张清楚版。不过,忍住了,毕竟别没事找事做。
原来看书也能逼出强迫症🫣。
既然要漂洋过海,那就买两本作者马伯庸的小说。安蒂心态。
如果直排印刷,详细标明荔枝从南运到北路线就完美。要求太多的读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