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30, 2012

深刻

好久没试过对着电脑写了又删
就像以前用纸和笔写些文字时
不满意会把纸揉成一团重写
今晚真的忘了删除多少次断句
因为一直无法把心中“深刻”的感受写出来

真的,不是感受不够深刻
反之是过于深刻
深刻得只须闭起眼睛就能感受到
若再用文字书写就显得矫情造作

如果……
那颗心还能用力噗通噗通跳动
嘴角还能有弧度及弹力往上扬

鼻尖还能感受一呼一吸的暖意
眼框还能盛装着有温度的水分
脑袋还能感性理性交替地合作

这样地活着,已经够深刻了!


最后还是没办法把深刻感受写出来
那也好,就让它继续发酵沉淀
有一天当它愿意化作文字时
也许是一句句的谢谢和对不起

夜了
双眼合上
在颠覆的空间里
继续寻找深刻的感受
晚安。

Thursday, January 19, 2012

小孩過新年

今天想起一個小孩過新年的故事。

那一年,小孩対新年仍有期待,期待那個讓他念念不忘的菜園及与家人爬山的時光。

新年怎麽會扯到樹林呢,原來小孩的祖父就住在山上,有個菜園。菜園是梯級式,每一層有個小水池,灌溉用途,旁邊則種着不一樣的蔬果,有白菜、菜心、辣椒、茄子、水翁……還有他記憶里最深刻的玫瑰,因爲他曾不小心穿梭在玫瑰樹時,被玫瑰刺紥傷了手臂。

他也想念著菜園旁的果樹,那裏有者他喜歡的水果,榴蓮、紅毛丹、山竹、波羅蜜……。當然以他當時的身高,要摘這些水果都要別人的幫忙。但他總喜歡看著身邊的大人親手折斷樹枝,把一串串的紅毛丹遞給他,然後他可貪婪地放進口裏。

他最快活的時光就是在菜園內四處亂走,直到大人們在祖屋旁大喊吃午飯,他才与其他小孩從不同的角落回到那熱鬧的客廳。

他也想念著那些女人在厨房弄了老半天的團年飯。他無法記清誰在烹飪上貢獻最大,他也不記得不諳客家方言的母親是否幫得上忙,他只想念著幾代親人一起吃午餐的快活,雖然那時的他只能和其他年齡同桌,另一桌大人則談著他听不懂的話。

這樣快活的時光通常會延續到傍晚,他和家人才會趁著太陽未完全消失前,再穿梭樹林小徑回到那黑漆漆的柏油路上。


那一年,小孩対新年仍有期待,他一如往常地活力十足,常常就是爬在最前面,通常在後方的是脚力不好的母親。這個排序幾年來都不變。

那次除夕,他一樣沉醉在他綠色夢境里,好不快活直到離開祖父家。他的快活,旁人看得出來,因爲他總是無法安靜地走路,會奔跳。

小孩清楚記得那天回到柏油路時,天色已暗,路上沒什麽車子,而他還是很不安分地從左邊馬路到右邊馬路,然後再從右邊回到左邊。

當他帶著很開心地心情往家的方向走時,忽然眼前一黑失去知覺,迷迷糊糊中感覺很多人在他身邊晃動,直到他睜開眼睛,卻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很寧靜的空間。

他發現自己躺在病床上,在旁的父母用著很難看的神情看着他,他過于內疚,也不記得當時父母有沒有責備他。一直到過了探病時間,父母離開后,他一個人忍著身上的傷痛,躺著回憶起那個該死的摩托如何在他已經越過馬路后才撞他。

那是他第一次不在家裏過夜。接近午夜,外頭砲竹聲四處想去,但他却聽見不遠處有兩個護士的對話。對話內容大意思:那小孩真可憐,新年却在醫院過。

他的眼泪不聽使喚,弄濕了枕頭。他爲自己在醫院過新年感到傷心,也爲父母在新年要奔走醫院感到內疚。他最終還是累得睡著。

他的新年就在醫院度過,直到初五才回家。因爲他,家人那一年的新年過得挺荒凉的。自此,每當新年都會讓他心裏抽痛,總會有人提起那一年的除夕。

不過這事情也只困擾他3年,之後祖父去世,大家庭分裂,從此他的除夕不再有菜園,也不需要再聽到母親向父親埋怨,山坡好傾斜。

後來,小孩漸漸長大,那段菜園的記憶也漸漸褪色,被壓在生活了,然後被遺忘了。

去年,回鄉過年前夕碰到魯莽駕駛的司機,導致自己翻摩托,頭撞地那一刻,覺得自己好像活不了,還好最後沒大礙,不用住院。想起自己和那小孩的遭遇有些類似,差別在于那小孩身邊有家人,而自己却是一個人負傷躺著。

人總是需要靠一些特殊事件,來記起生活的細節和美好的回憶,而往往這些特殊的事件都不是好的事情。真是矛盾的人生。

***

Thursday, January 12, 2012

攀岩墙

(照片取自网络)

在环球电影城,有很多好玩刺激的玩意,令胃和心脏翻转的各类过山车,趣味的4D电影,真人表演电影,电影卡通人物现身等。

众多的玩意中,个人对琥珀攀岩墙(Amber Rock Climb )念念不忘,那不是因為自己很在行,也不是因為轻易攀到6尺高的顶部,总之是相反的。

当下发现电影城有这玩意时,特别惊喜,那些过去看到一些攀岩墙高手轻易征服峭壁的报道就闪过脑海中。

眼前刚好有位小孩轻易完成任务,我和Forest没太多犹豫,就付了钱等候攀岩。在等待期间,感觉应该解放身体多余的水分,跑了厕所一趟。没想到,不到10分钟的时间,Forest已经攀完岩墙。

在错愕及来不及研究攀爬策略前,我就被迫套上安全配备,然后安排在最左边爬道,双手及双脚已经没有选择必须踩上岩墙上。现在回想这部分,都觉得头皮发麻。

前面2、3步是挺轻松及得意的,因為有明显支点可以牢握及踩着,但好戏总是在后头。在高度距离地面三分之一时,就发现自己开心得太早,开始找不到支点讓自己往上爬。

指挥员在地面不断給指示,往左或右边攀,可是当时脑袋已经挤不进这些语句,就四处张望,自己找出路,甚至越过界攀到隔壁爬道的支点,然后再回到原本的track。

爬到中段,一直支撑著身体重量的手臂已经酸痛,俯在岩壁上喘气。在这时候,不经意的往下看(虽然指挥员一早已提醒不要往下看),发现自己距离地面好高,心里有点慌,也瞄见有人在偷拍照。

此时,又听到指挥员説,左脚伸直,移到左上恐龙肋骨上的间隙,这时已经没什么力气,只好照办,可是那间隙太浅,似乎支撑不了我的体重。卡在那里好一段时间,一直寻找其他支点,手臂越来越没有力气,心里很懊恼,好想对指挥员大喊“let me down,i give up”。

其实,我的懊恼是多余的,因為只要我稍微往上移动,地面的指挥员就会用力借由安全装备,把我提升到更高位子。可是我这死脑筋就是要靠自己的手臂力攀爬上去。

说真,后半部的攀爬过程都是在脑袋发麻,手臂酸痛,小腿乏力的情况下慌乱无序地完成。我已经无法记清每个细节了。只知道当手触碰顶部的铁环时,感觉好像发了一场噩梦一样。

指挥员准备释放我到地面时,叫我松开双手,我还紧握着铁环,深怕自己一松手就没命。回到地面的感觉是四肢瘫痪,站不稳,全身无力瘫坐在椅子上歇气,胃也开始在翻转了。

整个攀岩墙过程,最难为我的指挥员Clarence,一直hold住我好長的时间,而我离开前已经忘了要跟他道谢。

后来的后来,才知道不同track的难度有别,我怀疑指挥员陷害我,讓我爬难度高的爬道。(自我安慰一番)

问我下次有机会还想攀岩墙嗎?应该还会。整个攀爬过程就像进行一场心灵交流,发现自己原来都不怎么相信别人的指点,只是默默地自己寻找出路,那无助感是自找的。

~~~


Wednesday, January 11, 2012

妹力无敌


这阵子有好几位重量级歌手在大马开演唱会但全都没去,反而选择到新国参加阿妹AmeiZing世界巡回演唱会。

想听阿妹,最主要是阿妹的歌记录著曾经白衣篮裙的青涩岁月。阿妹的15年,有高潮有低潮,有快乐有悲伤,而自己的15年也何尝不是一样,浮浮沉沉,迷惘清醒,笑涙参杂。

在那很年轻的日子,追星听歌是从家里及念书压力中解脱的出口,讓自己在音乐及歌声中沉醉。
虽然那个年级没有经历阿妹情歌里悲伤痛苦分离的情绪,但阿妹的歌声有股力量,讓心中任何伤口都能痊愈。

后来渐渐长大,自己也不再依赖音乐治疗心情,阿妹的歌声变成年轻回忆的一部分。直到这一两年,听歌再次成为生活和心情的调剂品。过去听歌的记忆常在脑里攒动,有时免不了要回忆及感伤时间流逝。

坐在体育馆內,听着熟悉不已的妹声,看着绿光在黑幕中闪动,仿佛像繁星点缀的穹苍,曾经记忆和当下的感动都变得永恒。

阿妹听着全场大合唱时的感动,我都能体会,那感觉就像隔多年后还有人在身边陪着你继续走着人生的路,哪怕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的朋友。

当晚的43首妹歌,最终还是会唱完,但当晚沸腾、感动、搞趣及无聊等待的细节,我都想牢记在心中。





这首歌《记得》送給14年前曾陪我一起看阿妹Bad Boy音乐会的同学

也送給14年后陪我一起看15周年演唱会的年轻朋友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梦。现实。死亡。

游戏可以不断晋级,原来发梦也可以。

我常发梦,就算午睡小睡都可以做梦,梦醒后就会觉得很恍惚。有时还可记得一些深刻及特别的梦境,醒来时会有数秒钟想不起自己身处何处。

印象最深刻的是N年前,一直重复做着同一个梦,每次和梦境的人拉扯打架,可是最后对方按了自己的一个死穴后,整个人酸软无力倒地,毫无招架的能力。

醒来后,觉得自己身体乏力,感觉死穴真的被人用力按过。

我也曾试过发多层次的梦。梦见自己睡着了,然后在发梦,至于梦什么忘了。只记得要真正清醒前,是第二个梦醒来,再到第一个梦,和电影的情节很相似。

昨天午睡时,发梦更晋级到另个层次。现实的自己在梦境里饰演“他”,而梦境里的“我”在现实里不认识的人,“我”和“他”之间角色对调。醒来后,觉得这梦很诡异。

我在想,死亡是否像在发一场没有结束的梦,人在梦中永远醒不过来而已。

想想,如果真的是这样,也没什么好怕的。

Tuesday, December 13, 2011

要记住

2011年就快走入历史
这一年的笑与泪、乐与悲、感动与麻木、闲与累、清醒与迷失……
每一刻的发生,我都想牢牢记住。

我要记住与昔日家族朋友的小聚时光
我要记住与她并肩走着聊天的漆黑夜晚
我要记住看着他病情起落而不安的时刻
我要记住那个让我熬夜的晚上
我要记住第一次看着她站在舞台上的悸动
我要记住与她们一起年轻快活的样子
我要记住第一次饿着肚子30小时的滋味
我要记住她不断纵容我的无聊和给予的安慰
我要记住他们曾经陪我度过年少无助的岁月
我要记住上课无聊和有趣的日子
我要记住身边的她们~


希望2012年也是我想记住的一年。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未央歌

终于还是看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情套在马来西亚的校园生活是格格不入,但还是戏里的年轻氛围所感动。年轻可以很幼稚,很放肆,很冲动,很单纯,很含蓄。

看着沈佳宜站在学校舞台上念着毕业演词,配着毕业歌,难过起来。想起十多年前的毕业典礼和那些一起毕业的同窗,青春岁月早已不复存在。

这些藏在深处的记忆如今像被盗墓者挖掘出土,零零碎碎的,洒落满地。恕我无能力再捡起这些记忆,让它完整拼凑。那些年轻的笑声和容颜早已融合在空气中,好轻好轻,一碰就散去。消逝。

看完这部戏,忽然想起鹿桥的《未央歌》。如果也能拍成电影,将一样感人。只因为青春和年轻,在你我心中永远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电影。

以前还在念书时,努力想征服《未央歌》,却怎么也看不完。一直到大学毕业几年后,再重新翻阅这本书时,看得满是泪痕。我读懂了它。那是成长的感慨和无法避免的改变。

也许就像黄舒骏在《未央歌》的歌词提到一样:你知道你在 你知道你在 你知道你在寻找一种永远。

“永远”是大家一直都在追寻的。很无望,但也是充满期望。

~~

Friday, November 18, 2011

戒沙发

已经不是第一次,午睡后冒冷汗。
试着努力睁开双眼,努力摆动四肢,努力翻转身体。
当用力让自己爬起身时,发生躯体还是躺着,留在原来的姿势。
这印证灵魂是无重量的,而躯体是很沉重的。

有时心里会嘶喊,“我要醒来,我要醒来”,但多都徒劳无功的。
有时会想,如果我就这样在睡中死去,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梦中死去很安详。
对不起,一点都不会安祥,因为看着自己的躯体造反,却无能力反击。
如果仔细看,一定看得出脸部肌肉扭曲,有过挣扎的迹象。
那是惨痛的惩罚。

挣扎许久,终于让自己爬起身。
醒后都会恍惚,自己还活吗?
既然还活着,那下次要戒沙发睡午觉。
可是……沙发的诱惑力太大了
噢,戒得了吗?


~~~~~

Thursday, November 03, 2011

童话、梦与生活



童话是这么写的:



从前有个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和妈妈住在深山里

有一天小女孩在玩乐时,来了一只大野狼

大野狼对着女孩张开大口

女孩拿出手上的饼干对着大野狼说

“我把饼干分一半给你,我们做好朋友好吗?”
最后女孩和大野狼做了好朋友。



小孩童年时总会听到很多美好结局的童话,但年纪渐渐长大,接触现实及残酷的世界,才发现美好的结局多半是留给童话。


现实中,要钱就得自己努力工作赚,要友情就得自己真诚的付出,要爱情就得靠努力经营……没有东西是从天而降,或是凭空而来。


《梦游3D》贯彻了童话、梦与生活三个轴线,刻画出虚与实,美好与丑陋、光亮与黑暗。戏里除了死亡是摆在眼前的残酷事实,其余的童话、梦和生活都可能因为客观环境及主观意识而出现变数。


童话,我们可以随意的编改。我们大可安排让女孩吞下饼干,像大力水手一样,力壮无比打败大野狼,也可以安排超人出现,打救女孩。只要你心中对美好抱着一丝希望,都可以替童话结局画上美丽的句号。


梦亦是如此。美梦和恶梦交织着,有时梦境逼真得分不出真实或是梦一场。醒来,还回想那是梦抑真实存在的画面。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忘掉那些可怕的梦境,而选择性记得美梦;有时甚至睡前抱着美好的想象入睡,期望把梦境化为现实中渴望出现的画面。


生活中,人们会寻找着心中所谓的美好生活,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期望,如饥民渴望食物、上班族渴望休息天、老板期望财源滚滚、严酷气候时会期待雨天……哪怕是直接与血淋淋的现实对照,闪过念头中总有美好的结果。


在童话、梦与生活环环相扣,虚实、美好及光暗混杂在一起。有时童话就像梦和生活,而梦有时也像童话和生活,而生活有时也充满着童话和梦。我也搞不清。


结局真的不只是挖出尸体或是凶手被抓。哪怕再美好的生命结局,也离不开泪水和思念。


***

Monday, October 31, 2011

如果你懂

如果你读懂我的沉默,因为你让我无言

如果你读懂我的严肃,因为你让我省思

如果你读懂我的冷静,因为你让我不安

如果你读懂我的懒惰,因为你让我放纵

如果你读懂我的关心,因为你让我牵挂

如果你读懂我的放肆,因为你让我自在

如果你读懂我的幽默,因为你让我掏心

如果你读不懂我的坦白,因为你让我有距离

如果你读不懂我的情绪,因为你让我觉不满

如果你真的读也读不懂,因为你不让我在乎

Saturday, October 29, 2011

法证先锋


法证先锋3让我陷入疯狂追剧中。除了喜欢我的偶像张可颐,当然也因为剧情设计动人,经典对白及引人深思,值得追看的戏。

第9集,法医学心对着躺在手术台上的女尸体说话,如果尸体是冤死的,灵魂会冤魂不散,就让尸体说出真相,抓拿凶手。我在想如果我是冤魂,我会被感动,因为有人愿意为你讨回公道。

虽然生命无法在重来,但真相还是必须找出来的。

第12集,学心安慰对妻子起疑心的Pro Sir,她说“我不怕风和日丽或狂风暴雨,但我最怕山雨欲来,郁郁闷闷的……”。确实心情郁郁寡欢是最难受的,就是一股气梗在心中,发泄不出。

第13集,Pro Sir和妻子一夜间发现彼此的距离越来越加剧,枕边人变成陌生人。生命和生活充满很多的未知和无数,可以一夜间一个念头改变一个人的看法,也可能刹那间周遭环境改变了一个人的看法,有时突如其来让人唏嘘~

不知接下来还会从剧中得到什么启发和想法,期待着~

Thursday, October 20, 2011

一样冷漠

我先自首。我和18名中国路人一样冷漠无情。

雨夜路面很滑,望着车镜上的刷子,机械式及无望地重复扫水动作,而我依旧被雨水遮挡着视线,仅看清楚前方有一辆车子和摩托。

在驶上高架天桥上,发现不远处左边车道黄灯一闪一闪的,应该是有辆车抛锚,下意识地放慢车速。

当前方车子快经过抛锚车子时,忽然靠右闪避些东西,而我也很自然的稍微望右闪。再看清楚是之前的摩托撞上抛锚车子翻覆,倒在左边车道。

对不起,我没有停下车子,继续以同样的车速往前行驶,我也无法确定后来的车子是否来及闪避,避免撞上倒地的骑士。

我离去前,看了倒后镜,有车子和摩托停在路旁,应该是准备施于援手吧。

我想,我是绝对冷漠无情的,特别是在路上,不想自己的行程被耽搁了,不想自己冒生命危险,就是太多的不想……

这让我想起小学毕业旅行当天,和一位同学从学校步行回家。走到某段路大家分开,我直走,对方则越过马路。没多久却听到碰撞声,朋友被车子撞到。

周围的路人都围过去,而我虽然有些吓着,但望了一眼后就直径走回家,当着没事发生。隔天也没告诉老师。

我和18名路人一样冷漠。

Friday, October 14, 2011

100的意義



《十月圍城》只看到一群革命烈士誓死保護一個叫孫文的人,讓他能够与革命黨領袖會面商討起義的計劃。


《1911》卻看到一群為民族犧牲的烈士,還有孫文的胸襟和民族情操。更重要是辛亥革命的意義~推翻君王制度及腐敗的政權,還政于民。


雖然成龍在這第100部電影里很安分地做個襯托孫文的角色,可是成龍在現實生活中也算是一代的電影英雄。


我和很多人一樣是看成龍的電影長大,曾經幾乎新年期間都必看他的賀歲片。看著他被人欺淩到最後關頭打敗敵人,再看片尾播放NG失手受傷的片段,血淋淋地告訴你,英雄只有那2小時壽命。


這幾年都沒有欲望再看成龍的好萊塢電影,也許已經脫離少年期,不再対正必胜邪的世界有任何憧憬。


現實的世界正未必胜邪,邪未必屈服予正,很多時候正邪分不清,更多時候生活是充滿無奈啊。


看著螢幕上的成龍,雖然他身手敏捷依舊,但他究竟還是老了。不管別人怎麽批評他的演技,他的言論,他的生活態度,但也請肯定他的付出~


不管是辛亥100周年或是成龍第100電影作品,只有你去看了才能體會100的意義~


***

Friday, October 07, 2011

夢真的該醒

夜未亮,窗未打開,
但噩夢却輕易地溜了進來。

它帯我來到湖畔前,
很多熟悉的臉孔,
伴著快樂的音樂起舞。

音樂停止,天翻地動,
一股突來的怪風,
把半數的人都捲入湖底,
沉沒。靜止。

哀愁遍布之際,
它仁慈地安排了誦經僧人出現,
救起掉在谷底的一顆顆心。

在撫平悲傷后,
它從水怪化身為火焰,
張牙舞爪地舞動著,
慢慢燃燒著僅存地生命

轉身逃離它的擺布,
以爲成功擺脫,
它却安排了氮气瓶出現。
一聲爆炸,
一切陷入黑暗中。

沒有視覺,
沒有呼吸,
沒有了心跳。

夜逐漸褪色,
它終于心甘情願走了,
留下醒着的靈魂,
點算生命。

Monday, September 12, 2011

像寶的垃圾


應該沒有人會懷疑,我是個收垃圾達人。如果不是搬家數次,搞不好累積的垃圾更是難以想像。

今天收拾舊雜物。在雜物堆中發現這幾張大馬彩的彩券,志期1990年,笑了起來。笑,因為自己竟然還藏著這樣不值錢的東西。

想當年,老爸都會托我幫他對照得獎號碼,每次對照後都會少許失望,因為都沒中獎。至於何時有這習慣把彩券收藏,真的沒印象了。

以前沒丟棄,現在更不捨得丟棄。1990年是怎樣的年代,彩券上印有大馬旅遊年,但我絲毫無印象。只記得那時還處在快樂少煩惱的童年。

現在一切都走遠了,人事已非。家裡的人都長大了,變老了。容顏改變,心境改變,角色改變,責任也不一樣。

如果能夠留住一點以前的記憶,這些垃圾看起來又像似個寶。也許有一天狠起心腸丟棄垃圾和雜物,心境應該又到了另一個境界呵。

Sunday, September 04, 2011

夕阳无限好

下班回家途中,看见远方有颗好红好大的夕阳挂在天边。
它用柔和的色彩煦照着毫无气息及动力的空间,
让这城镇在失去色彩前,多了一股希望。

夕阳随着车速越走越小,消失在车镜中。
忽然惆怅起来,想留住那片刻的柔和及宁静,
回到家找了相机,骑着铁马追踪夕阳的踪影。

在枝叶和砖瓦间隙间,找到默默凝视着大地的夕阳。
兜兜转转一心想找完整无缺陷的夕阳,然而时间在蹉跎中。
找到最好的角度时,夕阳的色泽已经褪去。
接着,黑纱罩着这孤单的城镇。
没有了色彩。

我无奈地望着夕阳消失,
就像望着自己的青春无声无息地流逝,
任由无情的黑暗吞噬着曾经的梦。
只能感叹夕阳无限好~


Wednesday, August 24, 2011

小叮当时代来临



经常都做梦,有时还会清楚记得梦境。 昨晚做了两个。

梦见老师派成绩单前。把我召见到小房间,因为我的成绩是倒数最后第二。记得我在梦里告诉她,老师你别弄我哭,成绩差就算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老师好像很无言。

第二个梦,等雨停准备回家,抬起头望着天空,看着云朵在变化中。 忽然天空出现异象,有万马奔腾、灵龙飞跃的情景。


我拿起相机要拍下,但就是一直无法对焦。 就在我放弃拍照那瞬间,灵龙忽然朝着地面冲撞,和地面相触时散发一阵烟雾。烟雾散去时,竟然看到大雄和小叮当。


记得我当时脱口喊了出来,“小叮当时代来临”。 梦醒了,还眷念着梦里见到小叮当的喜悦感。


在这充满缺陷的世界、非一帆风顺的生活及不完善的人格中,心情偶尔难免出现低潮、沮丧、挫败。这时会希望找个有法宝袋的小叮当依靠。


哪怕小叮当在保护过程中出差错,至少结果都是美好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小叮当。有谁不希望小叮当像救世主般降临,打救羔羊。


Tuesday, August 09, 2011

在饿与不饿之间




数一数,12年前就想参加饥饿30营。
那时朋友成群结队报名,自己却被留下来在宿舍啃书准备隔天考试,心里不是味道。
我想,那时想要参加的心态是好玩,并非要做什么意义的事情。

时间一晃,12年过去了。
坦白说,这段时间没有想要参加的念头。
而过去参加饥饿30营的那批朋友都失联了。

今年决定会报名参加。
原因无它,希望能和朋友相聚,留下不一样的记忆,
但绝不是非要做什么意义的事情。

饿,我绝对是怕饿肚子的人。
饿30个小时能够忍受吗?
其实心里一点谱都没,反正觉得有人陪一起挨饿,就算饿晕会有人急救。

在那30个小时
最不自在的,不是饿的感觉,而是一连串的游戏。
硬着头皮尝试投入,但总有一种隔阂感。
我宁愿在那30个小时里,和朋友聊天说地,看书,听歌,
再不然望着天空发呆,
好过带着生硬的笑容对着一些陌生人。

那一晚饿得脑袋都打结了,
也累得什么话都凝结在喉中,
就在胃隐约作响中沉睡过去。

清晨4点多醒过来,
爬起身,想起自己还在饥饿中。
望着身边一个个躺在睡袋里的生命,有种莫名的感触。
没有一刻是永恒的,下一秒钟一切都会起着变化。

我把群体丢在后头,独自坐在外面。
望着黑幕,静听着远处建筑施工的声音,自在地呼吸着。
忽然觉得生命真是奇妙,能与毫无交集的人相遇,能遇上不同的事情,
好像生命是一个拼图,等着我们把剩余的图片拼凑。
拼完了。完整。结束。

天最终还是亮了。
人醒了,空气骚动起来,胃已无知觉。
我的躯壳随着大队,浩浩荡荡往倒数的路走去。

在那里听见久违阿牛的声音时,
心情是有些激动,早就忘了什么是饥饿。
想起他刚出道的样子,想起他忽然闪电结婚生子,
也想起自己那段远去的青春和记忆。
整个饥饿30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结束了

这首歌的旋律还萦绕在耳际
“光脚丫 喔哦 有你在不孤单”

***

Friday, July 29, 2011

簡化的心情

淩晨5點下起大雨
衆人皆睡,唯我獨醒
聽著一首首舊歌
想起過去摸黑起床準備上學的日子
好多事情都走遠了

就像現在的自己
沒辦法寫出整千字的文字
只能用支離破碎的字句
記錄心情

簡化——應該是這個年代的代號
就讓心情也一樣簡化
隨風飄去~

***

Friday, June 24, 2011

早餐



每个早晨,屋子后巷都会有位印度仁兄踩着脚车,中气十足地喊“putu mayam”。每次有冲动光顾时,他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但仍隐约听到他的声音。

今天就在厨房望着后巷发呆,对面屋子的男主人也恰好打开后门,走到篱笆旁,在好奇他在等什么。不久又听到熟悉的“putu mayam"喊叫声。原来他等着买这印度米粉团。

看着印度仁兄跳下脚车后,打开铁盖然后掏出米粉团,在加椰丝和黑糖,就忍不住也跟着点了两个

对上一次吃到putu mayam是在去年。那时在家乡小镇就看到一位印裔同胞从蒸笼取出米粉团,再分成一小团待出售。在短短几分钟就卖出好多个,自己也买了几个。

今天吃着的米粉团和家乡的味道是一些差别,当然最重要还是保留了——甜味。这里的putu mayam还放黑糖块,吃起来还真的甜痹。最后没办法吃完,很抱歉。

其实,味道还是其次,让人惊喜的是两地所买的putu mayam都仅售1令吉。

当物价高涨,1令吉已经不值钱了,更别说可以填饱肚子,所以看到还有1令吉的putu mayam,椰浆饭,roti canai……觉得在资本主义当道之际,还是有一群人不是利之当头,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的廉价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