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8, 2008

人属个体

最近看了一本令人动人的翻译小说《Des Phrases courtes, ma cherie》(要短句,亲爱的)。

故事讲述一位中年女作家陪伴垂死的母亲渡过其人生最后几年的心情,包括陪母亲找养老院,陪行动不变的母亲买条裙等事件的心里解剖。

其实故事结果是其次,觉得精华的部分是故事角色人物的心里剖析及写作的手法。

随便摘录其中一段文:

“有时我觉得母亲和我都被打上了抹不了的烙印,就像集中营的烙印一样。有个东西将我们连在一起,但我们不能谈论它,因为它超出了我们的世界,它存在于难以描述的彼世,存在于生命与死亡暗中交织的、未知的虚无飘渺之境。我们来自一个地方,在那里我们的肉体原为一体,我们一同被放逐——在我们本人以前——放逐到分裂、争吵和死亡的国度,我们共有一种奇异的创伤,谁也无法分担。”

这样的写法看了才有共鸣,因为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个体,就算血缘关系连系着两人。

有时看本土作家写亲情写到难分难舍,感情泛滥,再不然就在孩子身上加注孝义重担,好像要把年轻一代塑造成拖着沉重铁球的囚犯,永远无法跨出轻松的脚步。

懒虫是讨厌黄皮肤的儒家思想,把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困禁在一个框架内,只要任何人不遵循这模式,就被归类为不仁不义。

如果人性本善,就算不用灌输他们这种思想,他们自然会有善举……除非你们都承认人性本恶!!教育有时只是限制人类思想自由的印模。

无知有时候比饱读古书或圣书的人更高尚。

忽然有感而发。。。因为懒虫是没有感情的人(八号当铺的名句)。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果然每个人对文字的接受层面都不一样,

我反而觉得作者其实是认同和妈妈早被安排在一起(同一个体)的关系..虽然他们都只是因为血缘而被牵成一体..但是至少在超出她所能解释的范围,她是感受到这种牵扯在这世尽管只是血缘,但是之前她们肯定是更加密不可分的缘分..

满想看这本书's家路

Anonymous said...

也许你对中国文化还没有真正的了解.

Anonymous said...

学儒变不好,是教授及博士们把它当学术来研究,结果所学的,是花瓶里面的盆栽,好看,但长不大.。

观察时下一种人,不学善倒也罢,还取笑及羞辱没有“逾规”者,不相信这个社会还是有好人的。

学儒本是自然而然,从内心深处而做,确实不该强硬把它套在别人的身上。不幸是,有人自己做不到,反用儒家典籍来教训或“鞭挞”他人。

道德的道是指自然的法则,随顺自然即是德,看来是给人误解了。

孔子教学成功,是他先做到,才教人,别人服。

说到孝,其实并不那么沉重,孔老夫子说: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染恶习气,,不让父母担忧,这就是基本的孝了。

一个人可以有学问,也可以没有学问,在厨房舂米破柴的出家人六祖惠能的确实告诉了我们。

惠能不认识字,也没听过经,由于没有分别执著,所以他的心清净,没有欲望,也就没有烦恼障,他不想求知识,所以没有所知障,所以他一听《金刚经》就懂。
--者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