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8, 2007

耐听的歌与社会关系

最近重复听着苏芮的百听不厌的歌,听着她那带有激情、哀伤及感情的声线,感觉就像无助的小孩找到慰籍一样,触动心灵。

懒虫不停重播着《酒矸倘卖呒》、《亲爱的小孩》、《再回首》、《奉献》、《牵手》等歌曲,甚至在心情火爆时听到她的歌声,结果什么不好的情绪都不见了。

原本,懒虫总是不解为何8、90年代的歌曲总比现代的流行歌耐听,不过懒虫最近终于找到答案了。

原因绝对不是懒虫怀旧,而是现在的歌曲只是自己唱自己爽,不管什么曲风,来来去去还不是情歌而已,却没有反映社会状况。

90年代的歌虽然也有不少情歌,可是有部分耐听的歌曲都与反映社会现象有关。苏芮的歌,唱出物质贫乏的单纯年代,也唱出人间有情,就像崔建的一无所有,唱出中国社会基层人民的不满。

这下子,懒虫也明白为何一些经典文学著作至今仍受欢迎,当中的原因不外是有关作品都反映当前的社会情况。

雨果、卢梭、巴尔扎克的小说都间接反映法国80世纪发生的革命运动,但内容仍耐看及有内涵。

看来如果马华文学或本地流行歌曲要流传百世,就要像蔡明亮一样大胆地把国家种种现况写在作品内,就算被某某条例限制也在所不惜。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骨叮当上两个星期去唱K时也有唱《酒干尚未买》~~还有《站在高岗上》!

哇,超怀念这些歌,但是拜托不要太老yat yat,老到骨叮当都不会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