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15, 2018

最古老的行業


《18位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

有天,工程師、經濟學家及外科醫師爭辯各自的職業歷史最悠久。外科醫生說,“創世紀之初,上帝取下亞當的肋骨創造夏娃,才有人類。當然是外科醫生。”工程師反駁,“上帝創造亞當夏娃之前,先創造了世界,把陸地和海洋分開,除了工程師還有誰有這能耐?”這時候,經濟學家抗議,“等一下,在上帝創造世界之前,那是怎樣的景象?一片混沌。你們認為,這是誰造成的?”

這是書裡排第8位經濟學家提及的小故事,還真貼切。經濟學,對我而言毫無概念,純粹衝著“諾貝爾”和“故事”書名借了這本書。一心以為是第三者描繪他們有趣的人生故事,怎知卻是他們在“我成為經濟學者的演化之路”主題演講的內容,簡直是濃縮版口述歷史,裡面涉及大量陌生的經濟術語、學者名字和學府及研究單位。看得我強迫症發作,每幾段就要翻查谷歌,不久就投降打入冷宮。

啃完《丘吉爾》後,想起它快到期了,再給它一次機會重看。沒想到,有了丘吉爾2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的歷史背景墊底,內容變得流暢好讀。可以忍住不谷歌他們各種研究理論下,陪他們回顧18個不一樣的研究生涯。有才華橫溢早露頭角、有非本科生中途跨界的、有被同行敵視逆流突圍的、有遊走在不同學科及支系的……

他們經歷有一些共同點,大部分年少時或父輩曾經歷經濟大蕭條時代,使到他們渴望從經濟學中理解真實世界的謎團而走上這條路,也促成當時經濟學百家爭鳴。重組他們的回憶,30年代的經濟學大致分為2個主流,即新古典經濟學派(neo-classical economic)和凱因斯學派(keynesianism),當中又以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最有名,強大師資陣容及學術研究風氣盛、接著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


他們有一半是家境貧窮,但父母都鼓勵他們升學。有的一早立志要當經濟學家,目標清晰;有的得到的獎學金而來到經濟系,也有的原本想當工程師、攝影師、牧師、記者、念生物學或歷史,後來遇上引領他們走向經濟學的啟蒙老師、講師或教授,從此命運改寫。每個人一生中會遇上無數的老師,而好老師卻可遇不可求。


經濟學家忙些什麼? 10號說,經濟理論家當中,一種是建立系統的人,一種是解決困惑的人,大部分傾向後者,經濟學家的形像比較像吸塵機,而不是顯微鏡。第9號認為,很多看似真理的事物,其實都大有問題,真正的學者是用勇氣沖破知識的迷霧,願意否定所有的神或本科的學術權威。第6號則說,很多“新”觀念都不新,只是知道的人較少,創新者提出新觀念後工作只完成一半,他必須對新觀念做更深入發展,如何運用到其他領域。他也需要招收熱心的弟子協助理論發展及散佈觀念,因為他必須能影響與他同代的人,否則淪為個人成就,不能成為整體社會的成就。

對於研究態度,4號主張永遠要回頭看,可能會從過去的經驗學到東西,我們所做的預測,通常並不如自己記憶中的那樣正確,二者的差異值得探究。18號堅持嚴謹的實證分析,可以置身予危害經濟學界的短暫熱潮之外,代價是有時會顯得沉悶而嚴肅,不過這是其父親教導他獨立及建立自身聲譽,不必仰人鼻息,他的治學觀是實踐父親教誨的方式。

經濟學前景如何, 11號說,值得欣慰的是還有更多新東西有待發掘,因為未來世世代代的財務經濟學者,也同樣可以期待他親歷的種種震撼。 7號認為,目前經濟學界的意見分歧,並不感到絕望,因為這學科就是在不斷爭論之中茁壯進步,預期有生之年會有一股新的綜合思潮演化而出。

對於個人思想的演化,12號說,自己的思想發展似乎接近生物界的演化,由各種偶發事件而帶來了變化,直到到達後,才了解自己到了哪裡。每個階段,個人思想的形成並不是按照事前的宏圖偉略而來。不過到了最後,發現自己所收集的磚塊拼湊起來,雖然談不上完整的理論,卻是一種完整理論的基礎。

獲得諾貝爾獎的想法,16號說,“成功需要一些機運,當中有許多人不是個人能預料、規劃或決定的。上一代有很多能力彼此相當的人,而只有特別幸運的人才能得到諾貝爾獎,或是達到其他眾所矚目的成就,我是幸運兒。”

關於生命,演講時84歲的12號說,“我已為建立制度性結構的理論提供了磚塊,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找出這些磚塊的相互關聯,以建立起這樣的理論體系。我希望自己能在這方面的工作貢獻心力,然而時不我予,我個人的生命之路已近尾聲。”4號說,以我個人而言,行年雖已69歲,狀況如25歲,日子似乎總還是一如既往般美好。然而一如詩句有云與理之必然,9月已至,殘存的美好時光終將逐漸消逝。”

書翻完,替以前無知的自己捏一把冷汗,還好夢醒得早,沒迷惑在諾貝爾獎白日夢中。他們並非單純幸運或單憑一個偉大的發明/發現,而是終其一生認真嚴謹、全力以赴及熱愛研究的人才有資格這光環。我這三分鐘熱度的人雖然只能當讀者,但也算幸運遇上他們的故事。

“等等,宇宙一片混沌時,是誰已經握著筆記錄這大事件?是記者耶!”

強迫症發作,硬要把這18人的關係釐清。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