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4, 2019

管理员


昨晚新朋友私訊我,你是"邓丽思咖啡家族五夜场"網頁的管理員?我說是呀,最近高調地把新混的組織加入個人簡介,沒理由厚此薄彼不放自己最喜歡的另個身分,管理員。

我的臉書賬戶裡共有4個page,兩個是被朋友邀請當幽靈管理員,另兩個是在2010年自己開設的,第一個是記錄大學時參加音樂坊的點滴,維持三幾個月就終止,因為手上素材用完了。

這個五夜場專頁是部落格沒落後的衍生品,主要整理我在1997年到2001年的卡帶和數碼錄音收藏,替當年988電台DJ鄧麗思的舊節目建立數碼資料庫,讓它有機會流傳更久遠。

時間總會淘汰很多東西,小朋友們已經沒摸過卡帶,連電台也沒聽了。不過若你曾經歷過中文電台蓬勃發展時代,就知道當時聽電台節目就像赴一場華麗有層次感的交響曲演奏,聽完回味無窮。當時每位DJ節目都好聽有水準,像觀發的特寫創作風,展雄的當代音樂……都印象深刻(他們都是臉書友,要寫寫一下),各自都有自己的忠實聽眾群。既然手上有丽思的舊節目,可以替自己和更多的人留住這段美好記憶,没理由什麼都不做。

雖然如此,我從來沒有在這個人臉書分享過這專頁,因為我都用另個分身戶口經營它,就像你喜歡劉德華,沒幾天就提劉德華,朋友都會封殺你,用另個戶口就可以暢所欲言。

最初阶段是不知道怎麼經營這專頁,久久重聽卡帶懷念過去,就寫幾個字。當時文筆有限,寫來寫去離不開“想念”或“思念”這幾個字…寫到我都自我嫌棄,於是擱著好幾年,直到2016年初發現久違的工具(有機會再寫,百字交代不完),才重新打掃發霉的專頁。

嚴格來說,我當這專頁管理員只有三年,而且都採用很佛系的經營方式,等有緣人自己發現,人數沒很多。最過癮的事情是間中收到私訊或留言,“找了很多年終於找到丽思”,“很震驚再次聽到最喜歡的節目”等等,然後我會轉發給那低調的DJ,又有聽眾想你了。可是每次都忘了問她,被人想念有沒打噴嚏呢。

她被我這樣有意無意放毒後,今年她忽然說每星期五提供文字讓我放在專頁,為過去的聽眾寫些字說說話。別人經營粉絲專頁,可能連偶像都摸不到,我卻可以和偶像一起經營專頁,第一個先看到文章內容,想起來都嘴角上揚。

當管理員還有個好處,就是別人在明你在暗,你可以看到有熟人like專頁,甚至遇過私訊聯絡我的是同行。他還自我介紹在哪裡上班,我按住自我揭穿的衝動,沒道德的笑了幾聲後,挺直身體用很管理員的姿態跟他對話。

新朋友說起當年念新聞系,常和同學在學校廣播室值班時模仿丽思,淑萍主持風格。後來,這位和她有著共同記憶的同學過世了,那段時光成了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如果問我,我的回答也是一樣,當年聽節目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現在這段管理員日子則是其二。雖然人不要一直回過頭,但它就像小說裡的反轉點,沒有它就沒有後來的故事了。

最近有個新朋友追問怎樣青春常駐,我都不知要怎麼回答,朋友手作的護膚品用了幾年都還剩四分之三,就知道我對自己就像對仙人掌一樣,我不是林志玲。如果硬要掰個理由,那就是我心裡劇場有魔鬼,天使,小孩,老人等角色,還有一個最大的角色是小聽眾。只要當起管理員時,自動切換成小聽眾,頓時回到21歲。

人需要有偶像,而心中有偶像的人不容易老去,因為你永遠是小粉絲,會瘋狂會輕狂。

https://www.facebook.com/lizcoffeefamily/

Thursday, August 22, 2019

天使

曾經看過一本西班牙翻譯小說,講述著主角是個被命運玩弄的落魄作家。他賤價替別人代筆創作的作品大賣深受好評,用自己名字寫的作品卻嚴重滯銷,被世界唾棄。他疾病纏身無望時,一位神秘出版人出現,用高價買下他一年時間,要他創作驚天動地的小說。

他在書寫過程發現自己卷入迷局,神秘人提供的出版社資料是不存在,前房客曾接受類似邀約卻死於非命,到底神秘人是天使還是魔鬼?結局是什麽,不記得了,只知道這本書有個動人的書名《天使遊戲》。


在Tedx Petaling Street茨廠街也有個天使遊戲,但不是用物質交換靈魂。這裡是歡迎有經濟能力的個人或團體充當天使,贊助十名學生或大專生,讓他們在接觸社會大染缸前,有機會先學習新視角+新觀點+新創意+新思維,交換更好的彼此。

在短片中現身的一位天使是去年講者劉丁勇,他是系統工程師,但有著雙重色盲障礙。如果沒聽過他18分鐘演講,還真不知道看不出顏色會影響日常生活。購物廣場停車位上的紅綠顯示燈、跟著某顏色車子轉左、文章重要部位已highlight紅色……這樣的訊息對他是毫無意義的。也因為色盲,訓練出他一套獨有的邏輯思維,讓他可以安心潛伏在彩色世界。

馬來西亞有許多不同類型的人和觀點都值得被聽見。在這平台,我們可以選擇分享自己的故事,可以是搭建舞臺的人,可以當個聆聽者,也可以當個天使。

唯一不缺魔鬼。

Monday, August 19, 2019

感受力



書桌還有好幾本沒看完的書,今天又花心拆封這出版24刷的書,《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

通常被我當工具書的命運是藏在箱子裡,不太有機會被我公開書寫它,因為如果你文筆普普卻要介紹關於寫作的書,好像在倒米。

第三章《五感力》提到一位校長為了讓學生重新與真實世界接軌,帶孩子騎腳車環島,聆聽島嶼兩側的風,讓他們感受野溪的美,也摸到溪流內有垃圾及農藥瓶,震動他們的心靈。學生因此找回對周遭的感受力,寫作能力瞬間提升。

這讓我想起遺忘的童年。在小學四年級那年,家裡請了家教替我和我哥惡補華文作文。老師發現我們特別不會寫描述文如遊記,因為當時我們連海邊都沒去過。八十年代會開車又有車的人不多,老師很好人,就提議載我們到海邊走一趟。

在某個週末早晨,老師開著深綠色的車到家門,我坐在後座,一路上目光放在老師熟練的駕駛技術。她一手抓駕駛盤,一手換排擋,有時還同步打方向燈。最讓我好奇是轉彎不久後,方向燈的嘀嗒聲就會停止,每次都看不清楚是老師手動關掉,還是自動關掉。

終於到了海邊,沙灘蠻多人的,畢竟當年沒什麼娛樂。人群晃動,我的視線就容易失焦,也沒聽見海哭的聲音。我們在沙灘逗留一陣子,才離開。

實地體驗後,老師再讓我們書寫海邊遊記,希望我們會寫得有感情。我非常確定當時寫作能力沒有瞬間變好,作文一樣寫得空洞乏味,而且對海邊失去想象空間後,變得無憧憬。

我相信老師當下應該很失望,我們太沒寫作天分,浪費了她一番苦心。書裡不斷提到怎麼鼓勵和幫助學生找回寫作能力,雖然看得蠻感動,但在我身上是失效的。

如果有機會重遇老師,我會告訴她一件事,雖然作文始終是考試致命傷,可是我無意間掌握了一個能力。好多年後的今天,在這經常塞車的城市裡,我還偏執地要開手排檔車,享受著邊踩離合器,邊換擋,邊打方向燈。轉個彎,撥桿自動回歸原位,嘀嗒聲停了。

這能力,是開車感受力。

Sunday, August 11, 2019

時事


過去36小時,同溫層朋友都熱切討論一則時事,甚至幾位關心我的朋友特地轉發新聞讓我瞧瞧。我瞄了標題,連內文都沒點進去,就想斬釘截鐵地說,時事新聞不關我事。想想不對,好像挺切身的,就用忙著志工活動搪塞過去,過後就忘了。

是的,當越多人越關注時事,我這從小愛看報紙的人反而好幾年前已變成時事冷感。大部分時事新聞都是負面,看多會被洗腦,覺得這世界充滿黑暗危險,色情暴力,欺詐無良,沒腦的人很多,現實生活中是反面的,很多美好,很有希望的。

再回頭看過去36小時,身邊圍繞著一群有想法有幹勁的人,一起腦力激蕩,比起關心時事有趣多了。昨天他們眼球掙得大大的,也終於知道“拉高平均年齡”不是妄語,我可能從“妹”瞬間變“姨”,比時事更血淋淋。
當然,他們也讓我看到,從腦力激蕩桌轉移到餐桌上的兩種不同感官效果。脫掉專業外衣後,有的變成愛情預言家,有的變成丘比特,有的愛在甜蜜中,有尋覓愛情的,有的暗度陳倉,有的暗戀中,有的旁觀,還有18sx的內容…形象會破滅嗎?不會,這才比較像人,不用時時刻刻都像羅丹。

這次發現大師級的人視野可以很遠大,相信自己的高靈和能量,同時也很接地氣,輕易讓小輩們自爆藏得很好的秘密,再花心思替他們梳理及提升“幸福”指數。這樣就能坐等好幾頓免費海底撈。

如果硬要用一句話歸納,時事世界裡,no news is good news;感情世界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 TEDxPetalingStreet












Saturday, August 03, 2019

走慢了时间


幾個月前,走路偶遇住在附近的老師,當時他左踝穿著保護套,走路動作緩慢。和老師打招呼,才知道他左腳踝韌帶撕裂,在復原中。

今早走到街頭茶室買午餐,巧遇老師在吃早餐。瞄到他的腳踝還裹著護套,一問之下才知道,韌帶撕裂復原期要一年,如今才過三個月。

很多人覺得七十古來稀,人生已經沒什麼作為了。老師超過七十五歲,走路緩慢需要拐杖支撐,但他依舊熱愛學習,哪裡有骨傷推拿領域專家辦講座,他都會去聽,也和學生聯合開推拿診所提供治療。他笑說,人要終身學習,但前提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不然很快就覺得無趣而放棄。他問起我還有翻看中醫的資料嗎?我尷尬搖頭,它已經被我拋棄了。

其實和老師住很靠近,有時上班開車經過他家門前,會瞄到他和師母的身影,我都沒停下來。他們都對我很好,只是我沒時間留給他們,唯有走路相遇才能聊上幾句。

離開茶室走回家,又碰見要替我做媒的熱情安迪。她剛參加教會活動,問起我幾點上班,早上可以抽空參加教會活動,有很多年輕人,有唱歌有歡樂。oh no,我絲毫無興趣。她替我打圓場,也對,每個人興趣不一樣,有些人喜歡交朋友。是的,我就是那個不缺朋友喜歡安靜的空間,獨自活著也能活得好好的人。

我們路線一樣,只能配合她放慢腳步並肩走著。她話題一轉,問起我幾時回家鄉?講著講著,她提起教會有個青年,和我同鄉的。oh no,我以為她已經放棄幫我做媒。還好走到家門,趕緊bye bye。

原本計劃八點前回到家,這樣走走遇人聊幾句,就超出預定時間。原來不自覺融入這社區,活得和退休一族一樣的節奏。

我走慢了時間。


Friday, August 02, 2019

《起飞》


如果人是河里的一颗水珠,会选择随流水漂走,还是顽强地奋力跃起?

昨晚出席新纪元大学学院校园音乐专辑《起飞》发表会,听着曲风多元制作严谨的12首歌曲,脑袋回转1999年出席首张大专创作专辑《大专辑》发布会及筹办摇篮手创作歌曲发表会的情景。

当年《大专辑》是各大学音乐工作坊的音乐合辑(每单位只分得一两首歌篇幅),还需要多名音乐人抽空协助才能完成制作;《起飞》却是全马第一张由校方主动发行的校园专辑,概念来自新纪元校长莫顺宗,出动校长夫人和郑诗傧老师统筹专辑,邀请资深音乐人彭学斌包揽制作,幸福得让人妒忌又羡慕。

原本想从live band音乐表演听到对社会批判或个人控诉音乐,可是当《起飞》第一支情歌MV,第二支动感十足歌曲MV、第三支活泼轻快MV陆续播放,我才知道20年前摇滚情怀找不回了。

如果20年是一个时代分水岭,这最大转变是科技让匮乏变成丰富。歌曲层次感及MV剧情丰富了听歌享受,把那单纯刷电吉他猛打鼓的无修饰表演比下去;过去不满社会的厌世或愤世咆哮,早被追梦自我探索的温和声音取代。

在资源丰富传统淘汰时代,做音乐越变小众玩意,校长害怕有一天没有年轻人在校园弹吉他唱歌,没人创作歌曲,因此提供舞台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用专辑留下年轻人的音乐梦。

和身边朋友谈起当年办活动辛酸史,学生自己找资源资金,还要看学生事物处HEP脸色,加上没有智能手机拍摄录音,一堆人费心费力筹办歌曲发表会,清理场地后音符似乎也消失了,只剩我菲林里那几张泛黄照片作证。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每个人就像小水珠,即便是小水珠,也要奋力跳起来。遇到石头就是好机会,可以碰撞借力跳起来,在太阳照耀下绽放五彩光芒。我们要懂得跳起来,一堆水珠若能集体跳起来发出光芒,那我们就是一道彩虹。”

咀嚼校长这番谈话,想着20年后今天的自己是跳跃的水珠,还是被人抹掉的汗珠。校长忽然话锋一转,感性兼搞趣地赞赏校长夫人一番。他说自己随口出意见,没想到最后找制作人、评审作品、当学生录音保姆都是最有办法的校长夫人负责。

如果彭学斌是制作专辑品质保证,校长夫人绝对是做事一丝不苟的代言人。两周前她邀我和朋友同行,前一天温馨提醒赴约时间,昨天下午特地告知座位安排在N行右边,贴心得让我觉得若站不起来都要滚着过去。昨晚走入会场找座位,走到L行时愣了几秒钟,忽然记不起L的前后字母是什么,N在前面还是后面,这时校长夫人像天使般出现,指着我的座位。

校长夫人,单听这称号就知道绝对可以优雅坐在贵宾席等节目开始,她却一整晚来来回回招待嘉宾入座,自己则安排与旧同事坐在一块儿。

也许你会好奇我干嘛没事观察校长夫人,只因为她是照耀水珠的阳光,她有种魅力会吸引大家跟着动起来,变成跳跃水珠,一起起飞。

在场年轻学生都称她邓丽思老师,我私下是叫她,女神。

我开始期待收到《起飞》专辑了。

#最近好像在写业配文
#其实我只是忠实记录者
#记录可能会遗忘细节

 女儿当司仪表现沉稳,还担一支音乐MV导演,真是才华横溢。想当年19岁的自己,脑袋一片混沌,很厌世。

 时代改变,摇滚渐渐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