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3, 2021

圖轉文字

 今天又被谷歌大神救贖。

自從我嘴多(自掌嘴)建議把祖傳藥方打稿編成一本書後,老師陸續把與師祖習武黑白照和泛黃剪報翻找出來交給我掃描,後來又交給我一本1977年絕版藥書,要我把後半部經驗藥方也放進書內,讓內容更紮實。

古書有44頁需要打字,但字體印刷清晰,無需推敲潦草字跡,我就答應下來。今天著手處理古書,打字進行到第二頁後就開始感到無趣,有沒更快捷的方法,比如拍照片轉成文字?

搜谷歌發現有幾個網站免費轉檔,就興奮拍了幾頁照片上傳到網站,第一個網站耗5分鐘後,依然在滾動解讀中,第二網站大概3、4分鐘才解讀出來。可是我還是嫌棄它太慢了,40頁*4分鐘,我就平白耗掉160分鐘,還不如自己打字更快。

準備放棄時,腦裡冒出一把聲音提醒我,還有更快捷的方法。好吧,我再請示谷歌大神,沒多久就浮現一條訊息,只需上傳到google drive,再用google doc打開照片,會自動轉成文字。抱著懷疑態度測試,打開谷歌文件後就內心計時,1秒,2秒,3秒……12秒文件定格後,往下拉真的看到文字,欣喜若狂馬上替所有頁面拍照上傳。

只要照片拍得清晰,谷歌的圖轉文字功能準確度有95%,只有幾個字眼固定會解讀錯誤,如川芎變川普,白芷變白花,其他都準確。我只需要copy paste再對照修及改錯別字,然後加上標點符號就搞定。原本需要幾個星期慢慢打字,沒想到今天大半天就把44頁文字搞定了。

以後古書數碼化或再版都不用等專家,任何有電腦的人都能處理。這年頭最靠譜的不是男人或女人,而是谷歌,世上無難事,只要有谷歌。

被谷歌解救後,我又可以繼續賴沙發了。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21

我的名字

有時真想不起自己有多老了,唯一不斷提醒自己年歲的是在整理舊物的時刻。

早上翻看免費電子書《淑女養成記》劇本書第一章,主角陳嘉玲39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生活一成不變。看到這人物設定馬上有代入感,自己也是39歲,同樣一無所有。隔了半晌才想起,歹勢啦,自己早已超過39歲了。

傍晚心血來潮,整理當年離職時帶走的一盒物件。裡面有一本第九大馬計劃,新聞詞彙規範書,還有一疊剪報。

打開一疊剪報,哇,是《任重道遠 功成身退》好經典一刻。那是2003年,屋裡的人經過瞄了一眼說,當年她還讀中學。嗯嗯,有年齡差距就是。

一件件物品拿出來後,發現有個菲林底片。我拍過的整疊底片都存放在另個大箱子,為何獨漏這卷。於是拿起🎞️對著燈管,屋友又走過身邊,馬上說她小學時代有看過。咳咳,不要再提啦。

我望著底片內的人影,哦,這是同個座位的離職senior留下的。我竟然事隔十幾年才發現這底片不屬於我的,而且換了幾次桌位都沒察覺,真的太陰魂不散了。

把所有物件複習一遍,發現底部有個徽章,一轉過來忍不住笑了。原來當年首100天任相好隆重,還有周邊產品,現在的好可憐,100天要有成績單才能平安度過,下台也不會有什麼歡送會。

別人整理舊物是準備斷捨離,而我把大部分物件再放回原位,好像只是應水星停滯逆行的磁場,溫習過去而已。

這次的小收穫是在舊剪報中看到當年以“小卒仔”筆名寫的一篇投稿《我的名字叫“記者”》,十多年後重讀依然覺得自己很真實。

“當部長,議員,警官,社團領袖見到你,熱情跟你握手,甚至打哈哈,真的別以為他們記得你的名字,除非你們私下有深厚交情,否則在他們心中,你的名字叫記者。

“有時我不期然地想,既然高官顯要和社團領袖非常樂意別人喚他們的勛銜,多過叫他們本名,甚至叫錯勛銜還會被糾正,那我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快樂地接受,我的名字叫記者。”

現在一把年紀,依舊不習慣被人叫記者,連名字也不習慣被人點到。不是自我價值感低落,而是若太眷念這些外在身份,我就無法超脫自由,回到無限的空間。

人性遊戲玩過一遍就好,下一世玩別的吧。

霸佔不属于自己的底片多年,如果歸還事主,對方可能也會叫我丟掉。

人家下個月就要公佈十二大馬計劃了,RMK9已經過時很久。

功成身退,轉過身東山再起呀。

這徽章很有喜感,看了很療愈心情。

當年只寫6篇就收檔了,也許稿費太低。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21

《猴姐姐》

去年初到访生态绘本画家Ammi阿米的家,看她的田野调查笔记本及资料收集,还有一叠的铅笔构图、草图到定稿图,心生佩服。

小说和生态绘本的创作成本差不多一样,但小说市场较大且耐看,绘本不用10分钟就翻完。对我这功利者来说,写小说已经是高付出低回报,创作生态绘本更是在燃烧自己,少一点热诚和爱的人是办不到。
 
记得当天离开时,阿米开心地让我瞧刚完成的画作,那是猴姐姐的画像。她打算以绘本方式记录猴姐姐研究及保育食叶眼镜猴的过程,也因此跟着猴姐姐进入森林数次,实地观察叶猴作息。
 
事隔一年多,猴姐姐终于变成了绘本里的主角。两个星期前收到《猴姐姐》绘本,我如常一下子就翻完,主要想看阿米怎么用画呈现我所熟悉的猴姐姐。她真的把猴姐姐神韵和叶猴各种姿态都画出来,有几幅画一看就联想到曾经看过的照片,画功超强。
 
隔天再重翻《猴姐姐》,这次仔细读猴姐姐撰写的文字,最后一页提醒读者画中藏着叶猴的食物和朋友,我快速翻阅的坏习惯错漏了这些细节。想起花婆婆的绘本也藏着很多巧思,要仔细留意才会发现。原来绘本有双重功能,给小孩是看趣味,给大人是看巧思。
 
今天第三次重看,目光放在封面图,猴姐姐抬头的模样,就是去年看到刚画好的画像。阿米一笔一画把绘本画出来,猴姐姐一步一脚印把保育叶猴工作发扬光大,这本书不是记录一个人,而是记录着俩人的成就。我这局外人握着这本书,也感觉到她们那份坚持和真诚。
 
今晚就借用这短文,祝寿星猴姐姐叶茹琳生日快乐,继续当个快乐的抬头族。绘本合上后,我已决定不冒可能踩到蟒蛇的风险进森林看叶猴了,我比较适合继续当低头族。

《猴姐姐》绘本:文叶茹琳,图Ammi阿米

别人低头族,只有她是抬头族。

Friday, September 17, 2021

麵包與狗

 平時,步行到商圈的傳統麵包店買好新鮮出爐的麵包,就迫不及待回家鮮嘗。

這兩天不懂腦子哪裡錯亂,把麵包帶到小小公園,踢掉鞋子,一屁股坐在盤結樹根上,在風吹樹晃下,無儀態吃起麵包。

剛吃著第二顆椰絲麵包,就看到兩隻短腿狗出現,其中一隻站在不遠處。我停下口,心裡默默呼喚它快過來。

它真的一步步靠過來,我趕緊把半個麵包夾在腿上,騰出手拍照。它來到我腳邊,聞一下沒停留太久就走開了。美好,總是短暫的。

高腿女主人經過我身邊時,互相打了招呼。她問起,剛才狗狗來到我身邊,我是不是在吃東西。對呀,我在吃麵包。“哦,它是貪吃狗,聞到食物味道就會湊過去。”

當她把兩隻短腿狗牽回家,我趕緊把夾在腿上沒被發現的麵包吞完。原來,不是我的意念吸引了狗,是麵包的香氣。

好吧,人現實狗也現實,我要找其他地方安放我的意念了。






Thursday, September 16, 2021

視訊

前天,第一次和媽媽試玩video call。我通過電話筒教她,隨便上下或左右滑一滑就能接通,怎知撥了六通她還是接不到,最後兩人無趣放棄這玩意。

媽媽一直覺得自己老了,不想學新事物,所以沒用過手機,更不用說智能手機。有時我故意嚇嚇她,中國老人家全都用手機付款,以後這裡不收現金,到時有錢也買不到菜了。她總會說,不會活那麼久啦,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沒想到,兩個月前媽媽常光顧的超市改變防疫措施,不再提供簿子給顧客手寫簽到,強迫所有人用智能手機在mysj簽到才能進入。午休時,她身邊年輕同事都是低頭族,又不能去超市消磨時間,這讓她鬱悶好一段時間。終於,她開口要學用手機。

這兩個月以來,她學會撥電和接電話,偶爾掃描二維碼還是需要旁人協助,但這對沒有經歷過2G/3G時代的古早人而言,算不錯了。

不過,我還是不死心,必須教她視訊,不然智能手機會覺得委屈。於是等爸爸在家時視訊她,這次有人指點下終於接通了。我很強迫症掛斷再撥打視訊,讓她有機會練習一遍。

那天,我們第一次視訊,聊是聊得愉快,但大部分時間我是對著天花板和風扇畫面說話。提醒她擺正鏡頭,沒多久臉又滑開了。好吧,不能要求一次到位,就繼續對著空氣說話。

今天大家都沒上班,再測試她是否記得如何視訊。咦,很快就看到她的笑臉,是自己接通視訊,而且間中還懂得轉鏡頭讓我看看其他人,看來我要有心理準備,媽媽距離當低頭族應該也不遠了。

想當年,我也隔了好久才轉換智能手機。這下子發現一家人都差不多同一款,別人一窩蜂做的事情,我們都不急;當時機和動機具備了,自然會去做,不用超前準備。

今天愉快的假期,就用第一次對著天花板視訊的畫面紀念,也順便紀念那回不去的古早時代。




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逛夜市

 下班後忽然想念otak-otak檔,不懂老闆生意還好麼,決定去夜市一趟。

來到夜市,只有半數檔口在營業,逛夜市的人也不多,還好老闆檔口前有幾個顧客在等著,看來生意還不錯。

這時老闆轉過身,剛好打個照面,我就喊“老闆”,他也馬上回應“好久不見”。我問可以下單嗎,他笑著問要多少支。

下單後,我繼續往下逛,煎炸食物檔不愛,碌碌檔麻煩,蔬果檔不關我事…還好薄餅檔有開。老闆娘剛應酬完最後一組顧客,準備鬆口氣時就看到我。“我要兩條。” “要辣嗎?”“少許。”

買了薄餅,再走回等老闆烤好烏達,和屋友的晚餐就有著落了。

還沒出門前,屋友好奇我幹嘛要去夜市碰釘子,沒接種不能去呀。

我沒打算進入夜市範圍呀,別人逛夜市,我逛夜市……旁的馬路。隔著圍紗買我想吃的食物,感覺還挺好的。






接種

拖了很久,這星期終於去接種疫苗。

也許老天知道我內心不太情願,安排了系統當機,讓我耗兩小時半在接種中心,耽擱午飯時間。

當來到簽名站,工作人員循例問有什麼症狀嗎?我毫不猶豫說,“我沒有任何症狀,只是快餓暈了。”對方笑了,問我有沒吃早餐。當時已經中午一點多,早餐已經消化無痕啦。

來到接種室前等待,感覺又冷又餓,有點虛脫到隨時會倒地的感覺,只好猛按內關穴,不想創紀錄還沒打疫苗就暈倒。

好不容易在年輕女醫生面前坐下,當時我是她最後一個服務對象,期望她馬上速戰速決。怎知她拿著疫苗罐在我面前晃,問我知道這是什麼疫苗嗎?天,肯爺爺店員考我飲料名字,連醫生也考我疫苗名字,這世界怎麼變了樣。

答對後,我就別過臉等她動手,她卻把一支針筒湊近我的眼,講解裡面30ml的液體就是疫苗。我趕緊說,不要讓我看,有針筒恐懼症。她連說抱歉,這讓我不好意思起來,畢竟饑寒交迫的人容易情緒失控。

中學時打疫苗,回到課室時就頭暈,整個空間在旋轉,整節課只能靠在桌上休息。後來某年做體檢只抽一小支血,我頭暈到醫生讓出一間看診室,讓我躺一小時。這次會不會在接種中心上演頭暈戲碼,有點擔心。

針一打完趕緊走到最後第二站,要爭取時間,因為如果要暈也等回家才暈,不想驚動整村人。排隊等候時,感覺身體很虛,還好有個肌肉結實的猛男志工(有圖有真相)讓我可以轉移注意力。

這一站接待我的是年輕華人女志工,我還沒坐下,她滿臉笑容用華語對話。既然講華語,我就一輪嘴抱怨,在禮堂等了一小時多超慢的,餓到快虛脫了。她跟我賠不是,因為系統忽然當機全部流程都卡著,還問我要不要糖果。我當然沒要,純粹是低血糖到有點語無倫次,不斷重複肚子餓。

等我安全坐在客廳吃飯時,已經下午兩點半了。屋友問怎麼沒洗澡換掉髒衣服,我說吃飯比洗澡重要,我怕餓肚子多過病毒。

某個時候,我甚至覺得病毒和疫苗都不可怕,人性比較可怕。當政府推出完成接種便利,開始出現矯枉過正的商場業者拒絕沒接種者進入,還有道德魔人批評別人的選擇,不接種者很自私,不維護社區安全,我懷疑究竟有多少人那麼偉大為了大眾利益去接種。這現象就像當年大家政治狂熱,只要你稍微糾正希望派,就被打入地獄歸類為盜賊派,現在不打疫苗就等同反疫苗,二分法思維多可怕。

不打疫苗有很多原因,最主原因是來自疫苗在很短臨床試驗期就推出市場,從原本可以免疫,到只能防重症,接著可能要補打,還要和病毒共存,這是把全人類當白老鼠,完全不符合科學。

科技強國不是應該研發藥物治療冠病,一年多一粒藥研發不出來,如何說服人去接種。一些人觀望不接種,是合情合理,如果自己有替代療法能治療冠病,堅持不接種也無可厚非吧。

對我來說,如果覺得打疫苗安心就趕快打吧,不安心就不要打。當大家趕著安排家裡長輩接種,每天如常外出上班的父母遲遲沒決定打疫苗,我也放心沒催他們,直到上星期他們才打第二劑。

我其實沒太留意病毒後遺症,也沒研究疫苗長期後遺症,多數都是兩派朋友們轉述。我只想專注在喜歡的事情上,甚至在5月做好心裡準備,公司可能強制所有人集體接種,然而出乎意料沒這安排。

於是我就不登記,想感受一下別人急我不急的情景,再感受被人歧視的滋味。像鄰居更改地址提前收到預約興奮告訴我這捷徑時,我呵呵一笑;到他們已經接種幾星期發現我還沒登記,當下翻白眼猛搖頭時,我也呵呵一笑;最近不再問接種,反而問要不要用優惠價購買自測試劑盒,我笑著搖頭。

好吧,我知道我很欠揍,所以老天才懲罰我,讓我差點餓暈在接種中心。現在回想,我當下竟然沒覺察餓肚子的難受就是大彩蛋,錯失了打開彩蛋的機會。

剛才瞄第二次預約時間,又是安排在午餐時間,我到底要吃飽,還是找機會打開彩蛋呢🤔



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輪胎vs 槓桿

電池耗損季節過完,接下來應該是輪胎爆胎季節。

早上出門辦事,快到目的地時發現早了半小時,就兜路去油站添油,再緩慢行駛消耗時間。來到轉彎處,一輛七人車拋錨在路旁,有個男人正用力踩著扳手。

我把車停在不遠處,用望後鏡觀望,確定對方是擰不開nut。我下車打開車廂,拿出一支長鐵棍,剛好穿著黑衣,以很像黑幫準備“襲擊”的姿態走過去。

他望著我遞上的長棍愣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馬上套在扳手上用力踩,可是螺絲紋風不動。

我蹲下發現他的扳手套不牢螺絲,可能問題出在扳手,就把車上的扳手借他,他嘗試用力踩扳手,還是不行。

我說,套著長鐵棍踩吧,比較容易鬆開螺絲。看著他踩著長棍時,竟然只踩在中間段,就指示他要踩在尾段才能借力。中學物理不是有教過槓桿原理嗎,若要用最少的力氣扳動,就用越長的棍。有句名言,給我一根棍子和一個支點就能撬動整個地球,背後的原理就是槓桿。

以前舊車試過自換輪胎時,用力彈跳也鬆不開螺絲,都靠有份量的朋友英雄救急。後來輪胎店介紹這長棍可以借力,毫不猶豫買下,這樣就不用靠朋友的體重借力。

男生很聽話,往後用力踩,果然螺絲鬆開了。我心裡一陣歡呼,鐵棍雪藏好多年,終於可以發揮它的槓桿效用。

站在旁邊盯著我們換輪胎沒出聲的婦女,忽然開口了,“你那麼熟悉輪胎的?”我支支吾吾起來,其實我也不熟悉的,只是看別人更換也是這幾個步驟而已。這就像好多年前有人問我會不會煲飯,我說原則上是會的,不就那幾個步驟。

她再問哪裡可以買這鐵棍,我說可以去輪胎店問問。其實我看重他們的千斤頂,是電動的,當我叫他jack高輪胎,他輕鬆一按車身就頂高,後悔當時沒問要不要物物交換。

如果物物交換,我就有電動千斤頂,再上網買個可以銜接車內電源的電動扳手,以後撥一下頭髮,就能優雅換好輪胎。至於要槓桿借力換輪胎這麼man的事,留給男生做吧。

輕鬆方式搶別人飯碗,才比較愉快。



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彩虹

 傍晚烏雲雨滴,猶豫要在附近還是商圈買晚餐。遙望商圈的天空還亮,應該不會傾盆大雨,就騎摩托去。

一來到商區,就看到好美的彩虹。原來,彩虹是在等我出現(自我感覺良好)。


摩托一停下來,就不理雨滴,衝到對面街道,拍下彩虹全貌。最後索性站在路中間拍,這角度最好,沒有街燈擋住彩虹。

看到彩虹,竟然比點吃美食更興奮。美食撐大了肚皮,而彩虹🌈美麗了這一晚。



Wednesday, September 01, 2021

電池

 這星期是車子電池耗損季節。

屋裡兩輛車的電池先後掛掉,一個粗心大意車門沒關好耗損電池,另一個寧願坐在車內10分鐘等引擎暖身,也不願開動車子,我像大媽提醒好幾回車子要開一開,但無動於衷,最後電力減弱再也開不動。

今早聽到左邊鄰居高分貝對話,車子電池壞了,後來請了修車員上門更換。中午外出,右邊鄰居一副錯愕樣子告訴我,車竟然開不動,電池沒電了。我問多久沒開,三個星期,我聽了一陣暈。對我來說,兩個星期不開動車子是極限了。

不過我還是家醜外揚,指著屋內兩輛車都和他同樣命運,他聽了馬上舒展眉頭,可見人的幸福感都是從比較而來的。我順便告訴他,屋友這幾天會收到汽車電池充電器,之後可以借他用。

午飯還沒吃完,屋友就收到一大盒的充電器。打開一看,是需要連接插座的充電器,代表必須拆除車上電池,拿進屋內充電。看了我又一陣暈,明明告訴她可以買power band式的充電器,打開車蓋直接替電池充電,簡單省力呀。

此時想起幾個月前駁電不慎著火的情景,擔心移到屋內充電,會不會跳電或火燒屋,於是吩咐她紅黑夾子務必分開,避免重蹈覆轍。她被我講得心有餘悸,打算先聯絡賣家問個清楚,傍晚才拆電池。

我這強迫症的人看不過眼,要她開車蓋立刻拆電池,兩人就在烈陽下動手。間中被一顆扭不開的螺栓卡關,還好不礙事,順利拆除電池。接下來就是充電的部分,開了電源卻沒有充電訊號,重看購物網的操作視頻,才解決這難題。

充電後就要驗證電池是否可用,當銜接線一套在電池兩極上,alarm就大響,真嚇人,但這代表電池有電力了。這時鄰居也出來瞧個究竟,他想偷師看我們如何拆掉電池。歹勢,我們快安裝好了,無法偷師,引擎一啟動,大功告成。

當把充電器交給鄰居,他露出不知所措的表情,到底紅黑色夾子要夾哪一端,電池要怎麼拆呀。我們隔著牆壁七嘴八舌指點,鄰居終於克服恐懼拆了電池。

沒想到,我們三人無端端多了一個新技能,可以裝模作樣搶別人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