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6, 2016

張雨生


原本今晚應該閉關看些資料,望著今午才到手的張雨生《雨後星空》躺在凌亂的書桌上,忍不住拆開。結果今晚很雨生。

聽著久違的嘹亮歌聲細細地唱著一些心情故事,馬上感動得雞皮疙瘩,這感覺就像闊別好多年的DJ再次在空中說話一樣感人。

世上應該沒多少東西可以事隔好多年後,再重現時一切如新,照片影片會泛黃,文字會過期,人之間關係也會變質……偏偏聲音卻可以定格,留住永遠。

在雨生離開的這些年,中文唱片越賣越少,音樂越做越罐頭,中文流行音樂越來越不流行。這些年再重聽他的創作,完全是跨越時空,沒有土味或違和感。

這張專輯除了歌聲勾起思念,竟發現裡頭《一個人的時候》歌詞敘說着尼采的思想觀。作為曾經追隨“存在主義”的人,之前看到青峰在《未了》寫著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繆的薛西弗斯神話故事,就覺得驚喜萬分,這回還有尼采,多幸福的事。

歌詞這樣寫著:“一個人的時候,會害怕心靈的另一個聲音,滄桑淚流說青澀的夢,怎能就此罷休,年老的時候,會不會也變成長吁短嘆過一生。有沒有發現,太多的軟弱漸漸腐化我們,不容質疑的歲月。尼采的話,你有沒有感覺,生存也會打敗,是我們至死的頹廢,他只是想像,生命還能不能更好,當人們成長,當病痛呈現人的渺小。”寫得好深刻。

這專輯有著小王子的概念,封套寫著:“我一直是這麼相信的:外星人把他接走了,回到他最愛的星空。” ,再瞄見收藏好幾年的小王子馬克杯和最近收到的手信及物品,忽然覺得越喜歡的東西越該像專輯一樣馬上開用,而不是收藏起來。不需要再等良辰吉日,因為人和物品的壽命無法預知,就像一直等舊咖啡杯子壞掉,結果用了16年還不壞,其他杯子都沒機會登場。

既然因為雨生,就繼續存在主義到底呵。

Monday, June 13, 2016

山脚下的家

 
以前会羡慕别人家在山腰或山脚,每天醒来打开窗抬头就看到连绵的山峦,最好眼前是云海裹着珠穆朗玛山峰、鱼尾峰、富士山或神山,再不然茶园、梯田也不错。如果能够住上几年,心灵一定可以修成正果。
 
今早骑着摩托到镇上买早餐,忽然发现喜欢的场景就出现在眼前,两座山头都藏在厚厚的云层里,若隐若现。

我真的好傻,忘了自己的家乡就在山脚下,在喧嚣的镇上就可以清楚望到山,而且童年的记忆里都有山和树林。
在镇上可遥望藏在雾气里的山
阴天,山更显得妩媚
在镇上不远处,沿着一条蜿蜒的路尽头就会发现世外桃源,出现眼帘的是宜人的湖光山色和远处的海连天景色,偶尔徐徐微风吹过,会舍不得离开。虽然这是从小看到大的景色,如今还是觉得很依恋。
 
其实这座山是一座水坝,库存孕育着岛上多少代人口的饮水,也提供了一个非常绿化的环境给附近居民。以前吸引跑步爱好者,现在吸引单车爱好者,每一代人都是深爱着这块绿肺。
 
在水坝隔壁山头是父亲童年居住的地方。那时祖父山上的菜园足以养活10、20人口 ,每年除夕就是住在山脚的我和家人浩浩荡荡登山,到祖父家过节。有时离开时已夜了,大人小孩须撑着手电筒,在摇晃的树影中寻找下山的路。
 
也许有人会害怕树林的幽暗,但树林给我的感觉是有深邃的生命力,哪怕是阳光闪耀的树林,还是月光笼罩的树林,一样让人心宁静。
从水坝某个角度,可望到高楼夹在水中央
树林总给人宁静与和谐
阳光决定景色宜人
如果不说这是水坝景色,也许会以为是湖景
这里的水养活很多代的岛民
因为爱山,这30几年搬过好几次家,但都离不开山庇护的小镇。过去单纯朴实的小镇,如今已经旅游热门景点,原本不起眼的街边食物,也成了一批批游客追捧的美食。这种巨变,也带给小镇很多的改变,卫生条件已大大提升,当然也带来塞车文明问题。
 
在众多的镇上美食,如著名叻沙、姐妹咖里面、炒果条……偏爱在离小镇5分钟车程,在银行外不起眼的印度面档口。从以前1令吉80仙吃到3令吉30仙,依旧是城内最便宜的主食。记得以前还是中学生,下午茶时间馋嘴就会骑着单车到那里打包,后来骑电单车或开车过去,也看着掌厨的从档主父亲到孩子,前几天发现年纪轻轻的孙子也过来帮忙,一个档口养了三代人,也留住了童年的味蕾记忆。
 
街头美食,最爱这印度面
这小小档口养活三代人
                                           
年纪越大越能细细感受小镇的脉搏,更觉得家是在山脚下多幸福。喜欢现在住的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后方有几株老树,偶尔有鸟有松鼠,还可以遥望远方的山。

有时早上醒来,望出窗外可见到山影,如果天气转凉,还可以看到山躲在薄薄的雾纱内若隐若现,很有身处高原的感觉。

这就是我的家乡。


往外望就有葱绿的山景,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