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6, 2025

遇见奇人


好多年前,我第一次听说夏威夷的荷欧波诺波诺(零极限),只凭四句话清理记忆,就能隔空治疗精神病人,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接触到日本臼井灵气,透过远距符号与意念输送能量,也能治病。最近又发现印尼竟然也有类似疗法,真是神奇。

前阵子,周身病痛的印尼朋友当掉金饰凑钱买机票,安排83岁的义父来马帮她治疗。老人家居住在偏远岛屿,要先从科莫多飞到龙目,再转泗水,最后才抵达这里。心想:这一路折腾,会不会人还没救到,自己先累垮?

我忍不住问朋友:“你确定义父真能治病?他的疗法是什么?”

朋友说:“他会对着水念经文,患者喝后就能康复。”

“蛤?就这样?不会是巫术吧?”

她连忙纠正:“这是正统疗法,要上课学习的!”

前几天,朋友欢喜地告诉我,义父帮她 urut(推拿),解决头痛和出血问题,并邀请我也试试。蛤,让老人家耗真气帮我推拿,会不会太残忍?但好奇心最终战胜了顾虑。

见到义父时,我大吃一惊:他哪像83岁?最多六十岁,粗壮的肱二头肌,还叼着一根烟,完全看不出老态。原来他年轻时当过军人,战乱国家都去过,退役后跑去学医,后来还当地方官。

我就把手指僵硬、腰酸背痛这些小毛病说给他听。他手指沾按摩油,再用指甲轻轻拨筋。

“你的血流到手肘就慢了,手腕的开关锁住了,血过不去,手指才会僵。”

几分钟后,我手指真的灵活了。接着他盯着我脚背,脸色沉重起来。他转头对朋友说,这里皮肤苍白像死人(无血色),要她把中指放在他的百会穴附近,他则边拨筋边念念有词。片刻后,朋友转述他在用真气帮我的筋脉复位,微血管立刻充血。哇,中医三百多个穴位已不容易学会,要掌握像繁密树枝的筋脉和微血管走向,岂不是更高难度?!

我正惊讶,他又问我是不是看东西会重影?他随手操作几下,竟让我头部变清爽,感觉逆行已久的水星瞬间顺行了。

后来他手握盛满水的瓶口念经文,然后要我倒一杯喝,还要我别倒光“加持过”的水,只要不断加水依然有效。他应该不会害我,好吧,就姑且相信。

隔天起床,赶紧活动手指检验。哇,左手恢复灵活,剩下右手无名指还有点僵硬。朋友要我再让义父“收尾”。

这次我大胆地问:“你真的是83岁?不会骗人吧?”他一脸严肃:“骗年龄有什么好处?”不过,他的官场朋友太体贴,给他偷偷办一张年轻25岁的新身份证,避免他常年被人质疑年龄。印尼什么事都能发生,真是奇葩。

聊天间,他忽然转话题问我为何不结婚生子,我敷衍他,反正老了生不出。没想到他认真讲起一个案例,一个70几岁企业家与60岁妻子因无子常吵架,经过他治疗后生了孩子。蛤,停经还能生?朋友认真附和,他可以令人恢复月经生子。哇,真是医学奇迹,都不懂要不要相信🫣等等,如果真的都60岁,生孩子是要让孩子很快体验当孤儿?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是神医,轻易就把中医推拿ko掉。他还说我的状况其实是错误推拿造成的,把筋脉血管推错位了😅。真好,替我省钱全身推拿费。

临别前,我问要是以后手指再卡卡,能不能靠手指运动恢复?他摆手不必,只要喝加持过的水,再让朋友通知他,他可以远程帮我治疗。

原以为印尼奇闻只是停留在口耳相传,没想到有一天亲身遇到“奇人”。他明天就要搭三趟飞机回去,过后就要出海捕鱼了。你没看错,他还能出海捕鱼。

哎呀,忘了叫他报名参加世壮会,如果年龄没虚报,他真的会得冠军。

Friday, September 12, 2025

肌断食

第一次听到“肌断食”这个词,才发现原来过度保养皮肤也是一种“病”。

平常翻看收纳类或极简主义的书,我都会直接跳过“整理梳妆台”或“浴室瓶瓶罐罐”的章节,因为那些从来不是我的困扰,不必浪费时间。


最近翻《理想生活的关键字》,才知道女人的瓶瓶罐罐可以多到吓人:日常洁肤、化妆、保湿之外,还有眼霜、淡斑精华、去角质、美白、抗老……

作者15年前走向极简时,才惊觉“保养品支出”竟是生活开销的大宗之一,于是开始怀疑它们的必要性。后来她渐渐减少保养品,皮肤状况反而大大改善。她进入“肌断食”之后,脸和身体大多只用清水,非得脏到不行才用泡泡洗。

原来我也“肌断食”几十年了,这么多年买过的瓶罐不超过十个。大学毕业时曾买过粉底和口红应付面试,被录取后就丢了。后来的面试也大胆素面朝天,还好面试官没有嫌弃。

前年采访时,有位受访者一见面就忍不住问我怎么没化妆。我假装地说自己对化妆品过敏,而且躲在文字后,不靠脸吃饭。她听了露出羡慕的表情,原来她也不爱化妆,只是碍于工作。如果换着是我身为她公司负责人,会宣布“员工不必化妆上班”,大家能多赖床半小时,岂不是皆大欢喜?

不过,现在的我算是有点进步,多了一罐“保养品”,里面的成分只有 H₂O,有时喷几下就当洗好脸。以后若发现一个“脏脸孔”,别怀疑,世界上真的有这么懒得打理脸孔的人。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25

长安的荔枝

前阵子朋友分享曾在广州尝过的荔枝品种和观看电影<长安的荔枝>后的联想,隔一天又让我刷到有人分享同名小说,才知道原来电影改编自小说。看来老天明示我别错过它。

问题来了,要选电影还是小说?坐在大荧幕前两个小时就能看完,多简单,但不是我的风格。我点开购物平台下单,等它漂洋过海,再等快递送上门,然后花几个晚上慢慢翻到最后一页,发挥主角李善德那股“小强精神”。

故事主线是小吏李善德被迫奉命将新鲜的荔枝从岭南“快递”到长安,以满足圣上讨好即将生日的贵妃。荔枝三日味变,在没有冷冻技术的古代,几乎不可能完成五千里路的鲜荔枝运送。

单纯的李善德拼老命完成差事,却卷入一场牵动官场、商家和百姓的权力游戏,身心俱疲,最终还被人陷害。要是换作我,大概一开始就认清形势:先休妻免祸及家人,再趁机捞一笔油水跑路,去偏远地方游山玩水,躲开斩首😅。

看书的好处是文字能唤醒五感,有时比电影更深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节录一段主角第一次尝到阿僮种的荔枝:

“阿僮家的荔枝个头大如鸡子,他按照她的指点,按住一处凹槽,轻轻剥开红鳞状的薄果皮,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颤巍巍的,直如软玉一般。他放入嘴中,合齿一咬,汁水四溅,一道甘甜醇香的快感霎时流遍百脉,不由得浑身酥麻,泛出一层鸡皮疙瘩。” 

读到这里,我也差点全身酥麻😆

不过看书也有坏处,就是会让我忍不住停下来翻地图,研究主角现在走到哪。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书里附送的地图没有标出李善德测试的四条路线和最后运送至长安的路线,害得我好想重画一张清楚版。不过,忍住了,毕竟别没事找事做。

原来看书也能逼出强迫症🫣。

既然要漂洋过海,那就买两本作者马伯庸的小说。安蒂心态。

如果直排印刷,详细标明荔枝从南运到北路线就完美。要求太多的读者。


Monday, August 18, 2025

请客

今天莫名被请客。

周一早上,如常到树下饭档买菜肴。等待之际,来了一位身材魁梧的印度男骑士。

他指着一些菜肴逐一问“这是什么肉?”。老板娘还忙着,我就鸡婆帮忙解答。“这是鱼肉”,“那两个是鸡肉” “这是猪肉”。

解答后,他露出开心样子,然后说要请客,我买的食物都算他的。蛤,太热情我会怕。

“我不是买一包饭,我买几个人的菜肴,别破费请客。”

他没被吓退,立刻掏出百元大钞给老板娘,坚持请客,旁边的顾客也在看热闹。老板娘边笑边收下,完全没理我要AA。最后我拎着免费餐,向印度大哥挥手道谢。

谢谢老天,那么早就来逗我开心。水逆过了,是不是要出运了😎



Tuesday, July 22, 2025

别摸

人是得寸进尺的生物。

前几天看到猫咪和狗狗的对比图,如果让我选个当宠物,肯定不选狗,太没个性。


不过,猫咪真的那么难搞吗?为了发挥科研精神,前天测试“一般般”和“千万别摸”,感觉没太大反应。

今晚丢垃圾再遇到它,继续实验吧。这次挑战“别摸”,也任我摸,摸得有点无趣。

看来下次要终极挑战,等你的“草尼马啦”。